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工业产业发展的见证。在北京不断补充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城市品质的要求下,传统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保护和利用城市工业遗产,是善待社会历史资源、保持城市生机魅力与原真印记的文明之举,也是新形势下北京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应对城市“减量提质”的重要依托。2015年,详规处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与梳理工作,深度挖掘北京工业遗产价值,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路径与模式。
为进一步明确和优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思路,推进规划编制向公共政策转型,重点研究管理办法,我处与市规划院城市设计所于6月15日共同组织《“存量规划”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法思考》学术论坛,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邱跃副主任到会致辞。论坛首先聚焦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路与方法,依次听取了四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分别是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周长林副院长对天津工业遗产专项规划编制以及保护图则的介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闵雷高级规划师对搭建武汉工业遗产资源与保护体系方法的解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教授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的归纳和总结,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王林教授对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与工业建筑保护利用相互关系的分析。随后,基于当前工业遗产规划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论坛进行了专家、嘉宾讨论环节,市国土局、市国资委、市文资办等有关部门,以及首钢总公司、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嘉宾就构建工业遗产规划管理机制,特别是工业遗产规划、土地、后续运营管理及企业转型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此次论坛将为我处2016年《北京市工业遗产专项规划及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下一步,我处将结合各专家及部门意见,组织研究单位继续深化相关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调查和研讨,结合试点地区及典型案例的探索,将专项规划与现有控规有效结合,明确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审查的内容及程序,提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办法,实现工业遗产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