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北京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给企业带来哪些政策红利?施工图审查如何实现更高效便捷?“多测合一”如何实现一次委托、成果共享?建筑师负责制如何助力提升建设品质?推行“用地清单制”为企业带来哪些便利?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告知承诺如何办理?“验登合一”如何实现“一口受理、一次验收、同步发证”?门楼牌办理发生哪些变化?获取勘察设计信息又多了哪些便利?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以企业关切为导向,以便捷高效为目标,全面深化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推进制度性引领创新,凝心聚力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北京样板。
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使企业群众更加清晰了解最新改革政策,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以“企业提问 处长解读”为主题,全面深入解读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政策。
同时为了加强公众互动和回应企业关切,大家对改革政策如有任何疑问或意见建议可在下方留言,我委将及时进行回应。
视频加载中···请耐心等待,IE模式打开比较慢,请使用极速模式或者谷歌浏览器。 |
落实“用地清单制”改革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消除政府信息壁垒、打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的具体举措,做到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激发出市场更大的活力和动力。
“用地清单制”改革之一,是手续前移,减少二级开发建设前期评估、调查、论证等环节。
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将“企业跑”转变为“政府干”。将清单11项工作前移,在土地供应前,政府会组织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审、地震安全性评价、交通影响评价、水影响评价、考古调查勘探、市政方案综合等相关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出具审查意见;同时,针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危化品等事项,开展现场踏勘、测绘工作。为拿地企业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缩短二级开发建设前期评估、调查、论证工作周期。
“用地清单制”改革之二,是消除信息壁垒,主动将相关成果对社会公布,打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
政府完成评估、调查、论证工作后,通过“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议事机制,进一步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对二级开发建设的要求,纳入供地项目多规合一平台审核意见的函,形成出让地块规划指标和二级建设要求的综合性规划文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供审意见函”。
在土地供应时,将已形成普查、评估、审查成果以及“供审意见函”,随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文件,一并向社会公布,实现一次性告知。便于拿地企业提前充分了解规划建设刚性要求和宗地现状情况,受让单位可提前开展建筑方案设计工作,为后续工程规证、施工许可等后续手续快速办理提供保障,用审批的“减法”换来发展的“加法”,提升企业获取信息的便利度。
持续用地清单制改革,不断提升企业便利度。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用地清单制”改革。目前供应用地周边的市政、道路交通建设情况及建设时序等内容,已纳入招标、拍卖、挂牌文件,向社会公布,便于企业提前了解用地情况,安排后续建设计划组织,提升企业的便利度。下一步将总结改革成效,通过开展座谈等方式,同企业单位共同努力,持续完善优化改革事项,不断提升企业便利度。
内容来源: 法制处、土地储备中心
如您对本期讲解有任何疑问或意见建议,欢迎扫码关注我委微信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