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史家胡同,位于北京老城东部,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长度约700米。这里曾经居住过数十位古今名人,有原貌保存完整的最美四合院、有原汁原味的小院儿生活,走在胡同里能切身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与热情好客的北京人。这样一条元朝建成,从明代历经清、民国直到今天没有更改过名称的胡同,承载着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印迹与老北京人特有的邻里守望精神。
底蕴深厚的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所在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202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明确其街区范围西起东四南大街,东至朝阳门南小街,北起朝阳门内大街,南至金宝街,总面积约72.98公顷。
街区肌理自元传承至今,街区内建筑遗存类型多样,是京畿职能重要承载区,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市民文化。
✔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中为数不多的元代城市格局标本。
✔
保留并延续发展传统居住形态的和谐住区。
✔
老北京文化的精神家园和活态博物馆。
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区位
史家胡同区位及街区现状卫星图
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脉络
01
元代格局形成
街区整体格局与元大都同步形成,位于齐化门街(今朝阳门内大街)南侧,属思诚坊,街区肌理基本完整保留至今。
街区发展受周边重要功能机构的影响,形成了文商繁荣的局面。街区东部为元代宫廷音乐的主要管理机构——教坊司,西北侧为城东的驴骡市场,大批乐师与较多商业功能落户于此,推动了街区文化、居住、服务等功能的发展,部分胡同也因此得名,如教坊功能的勾阑胡同(今内务部街)、商业功能的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
街区内胡同各时期名称演变
元代王室贵族对歌舞、戏曲十分喜好,教坊司作为管理宫廷用乐的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等级地位高。《元史百官志》记载,教坊司置于正三品高位。宫廷演出推动了元杂剧的兴盛,朱肃《元宫词》「传入禁垣宫里悦,一时咸听唱新声」。《元典章》记载至元十八年时,杂剧已在宫廷中流行。
02
明代发展鼎盛
明代,街区由元代的思城坊并入黄华坊,基本完整延续了元代的胡同肌理。
街区历史演变图(元代、明代)
街区北部受“东市”影响,产生了更多具有商业功能的胡同,如炒米胡同(今前炒面、前拐棒胡同)、灯草胡同等,街区西南侧的灯市口大街亦因“灯市”繁盛而得名。
街区内的教坊功能得以延续和细化,各条胡同形成了不同的分工,如管理功能的本司胡同、演出功能的演乐胡同和排练功能的勾阑胡同(今内务部街)。
然而,明代的元曲艺术逐渐趋于专业化和皇家化,大多优秀艺人被招入皇宫,王公贵族府中也有用于祭祀的乐户。到明代后期,位于皇城外的教坊功能逐步转移至皇城内西南角的南府,街区教坊功能走向衰落。
03
近代思想活跃
清王朝灭亡后,一些王公贵族的宅府和清代行政机构被废弃或毁坏。由于区域交通便利加之靠近王府井地区,一些大型行政管理机构和教育设施在此选址,如利用清左翼宗学用地兴建的北洋政府内务部和位于干面胡同内的美国侨民学校等。
街区历史演变图(清代、民国)
同时,街区内的人口结构也发生变化,多位近代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入驻,如桥梁学家茅以升、文学家梁实秋、钱钟书、杨绛、眼科专家毕华德等,带动了街区新文化的发展。
受先进思想的影响,街区内的新建建筑出现了较明显的国际化倾向,如茅以升故居、毕华德故居、史家胡同法国酒吧等。内务部街入口处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的大型喷泉和礼士胡同129号入口即为朱启钤及其弟子的作品。
04
现代文化繁荣
建国后,因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大院落较多的用地特征,街区内成为多家大单位、大机构的选址场所,如红十字会、全国妇联、世界知识出版社、卢森堡大使馆等。
一些周边单位亦将单位宿舍选址于此,进一步丰富了街区功能和人口构成。由于靠近首都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宿舍设于史家胡同内,焦菊隐、叶子、舒绣文、金雅琴等大批艺术家在此居住,形成了近现代名人旧居聚集的院落。多部著名文艺作品在此创作形成,更通过“老北京叫卖班”“海燕口琴乐团”等社区团体活动有力推动了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为街区带来新的文化繁荣。
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分布图
走进东四南的初衷和目标
除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之外,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也存在其他成片平房区共有的老龄化严重、房屋质量与环境老旧、文化遗存保护力度不足、违建普遍导致院落格局逐步消失、配套基础设施水平欠佳等问题。
2011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规划院)受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东城分局委托编制东城区朝阳门街道辖区内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划完成后的一个现象引发项目组和属地街道的思考:一些居民和在地单位改造房屋时对规划关于风貌保护的要求并不在意,甚至出现了传统构建被拆毁的情况。
保护规划如何能被大家接受并落实,能否和居民共商推进?由此,双方促成了一个由居民代表、产权单位、专家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的基层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协助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北京市规划院的规划师们留了下来,更将北京工业大学的师生引入街区,组织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迈出了扎根社区的第一步。
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成立
协会聘任胡同规划建筑师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畅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城市发展已从大规模建设转向减量提质与社会治理创新,规划路径的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城市规划开始由注重物质形态设计向注重公共政策引导转型,由以政府和规划师为主导的“精英式”规划,向不同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民意与建管合力”转型。
为探索从规划实施出发、以社会治理为落脚的工作方法,2017年,北京市规划院、北京工业大学与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规划师实践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北京市规划院亦与街道签署东四南街区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共建协议,开启了长期扎根陪伴服务的模式。
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市规划院与街道合作共建史家胡同博物馆
通过多方协作,寻找一条街区保护更新和社会治理两者有机结合的实践路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地区建立有效管理和规划实施跟踪机制。
八年有余的深耕实践
通过建立居民自治组织、搭建资源协作平台、共建社区文化空间,开展人文教育活动和参与式设计等,责任规划师联合团队有效催生了社区自治机制,与政府决策形成上下合力,促进民生改善和风貌保护,形成了政府、居民、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01
以人文教育为切入点,
提高居民家园意识
为打好扎根的基础,团队首先以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居民对街区价值的认知,激发主动参与家园共建的意识。
口述史发掘
借助居民老照片分享、城市历史照片展览、口述史工作坊等多种途径,持续开展地区口述历史的发掘整理工作,采访超过50余人,积累了百余小时的口述影音素材,聚焦百姓故事、构建共同记忆。
口述史工作坊课堂
回家旧影展览讲解
社区公约编制
聚焦胡同停车、公共空间挤占等现实问题,引导居民思考解决路径以及自己能为社区做什么,提炼共识形成口语化的公约条文,并以签约仪式、公约绘画、宣传片等形式深入人心,奠定了社区共治与文化共建的精神土壤。
开放空间讨论会
《史家社区公约》
签约仪式
《史家社区公约》
公约内容延伸周边产品设计
文化体验活动
通过组织传统文化讲座、老北京民俗展演等互动体验式活动,提高居民对街区价值的认知。策划“名城青苗”“小小规划师”等主题活动,从娃娃抓起,培养热爱传统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后备军。
2018年七夕音乐会与“回家过年”主题展
“我们的城市”白皮书发布会现场
02
采取参与式设计,
助力风貌保护与物质空间改善
团队带动居民共同开展规划编制、居住环境与公服设施微更新等项目,构建规划工作闭环,使民生改善与人文复兴并进。
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微展厅宣讲
搭建街道、社区、居民、在地单位、专家学者等多方沟通平台,不断夯实基础数据信息,以问题为导向共谋规划方案。积极践行规划公众参与,配合开展控规公示布展与微展厅接待、讲解与民意收集工作,逐一反馈落实公示意见,形成了规划编制、公示宣讲、意见反馈落实的工作闭环。
朝阳门街道控规公示微展厅
杂院院落公共空间提升
引入志愿服务的设计机构,聚焦大杂院的公共空间改造。居民从设计到施工全程参与,将排水、照明、无障碍、储物、晾衣、绿化等问题逐一解决,还引入先进市政技术,创新性解决居民如厕难问题,同时为历史建筑修缮争取了专项资金。为实现长效维护,居民自发制定了“小院公约”,并试点建立了维护基金,形成了居民共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环境的自治机制。
设计师工作营:设计师给居民讲解方案
史家胡同45号院垂花门修缮前后对比
前柺棒胡同4号院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前后对比
内务部街34号院居民自发装饰院内空间
朝阳门南小街205号院净化槽设备应用解决如厕难题
胡同微花园营造
以生活美学再造为理念,邀请央美景观专业师生与居民一起探讨,利用旧物为胡同“保绿、增绿、优绿”,调动了居民美化公共空间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公众对胡同景观特色价值的认识。
旧物改造盆栽社区营造活动
墙根儿花园
煤棚拆除置换空间
传统菜市场改造
针对街区内朝内南小街菜市场,邀请了策划、设计、运营等机构与产权方、摊主、居民共同设计,实现了设施、环境、功能、管理的全面优化及时代气息的注入,助推了各方关系的和谐,为街区保留了一个承载记忆和文化特色的情感纽带与交往空间。
摊主们与设计师共同布展
菜市场课堂
菜市场改造后的室内环境
03
通过场所运营、自组织培育
与协作平台搭建完善工作机制
创新空间利用模式、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搭建资源协作平台,持续推动实践创新与机制完善。
史家胡同博物馆
联合共建,以“文化展示厅、社区议事厅、居民会客厅”为定位,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
常设展讲述史家胡同历史
社区志愿者讲解史家胡同博物馆
参与式设计工作坊在博物馆内开展
博物馆内老物件 摄影/刘静怡
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
逐渐成长为汇集社会资源的协作平台,从高校到社会机构,多元力量不断加入。
东四南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
实践基础上推动工作机制建立,培育了街道层面协商议事、汇集资源、孵化项目的协作平台。
东四南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组织架构
04
探索多方式成果转化
与多途径经验推广,凝聚更大共识
国际设计周与社造联盟
连续5年举办以“为人民设计”为主题的设计周分会场,为公众展示实践成果、宣传更新理念、创造交互平台;联合多家机构,发起建立了“社造联盟”,持续性推送创新理念和实践。
2015年第一届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
东四南地区社“燥”地图与主题展
书籍出版
基于多年实践积累的《生根发芽——北京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责任规划师实践》撰写出版,为更多实践者提供借鉴。
已出版的《生根发芽》
“社区培育基金”与“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
为推广该模式,北京市规划院成立了“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并在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下设立了国内首支从城市更新视角推动社区治理的专项基金,面向全市以公众参与模式带动社会力量、撬动社会资金,从人文、环境、宜居等多角度促进社区发展。
社区培育基金成立揭牌仪式
责任规划师制度推广
参照东四南模式,东城区率先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为北京市相关制度出台推广进行了先期探索。
北京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成立大会
实践成效
长期的深耕与不断的实践,由最初项目引领的“基础构建”到合作拓展的“生态营造”再到多方共建的“机制保障”,责任规划师团队见证了10个大杂院公共空间的切实改善、6个充满生活情趣的胡同微花园现身以及老菜市场的整装重现;推出了300余场的主题活动与展览、接待了海内外领导与游客到访30余万人次;收获了400余家资源合作方;凝聚了300余名社会志愿者力量。
创新性工作获得了政府与社会的认可,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得了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人居环境范例,2019年作为北京市唯一推选项目冲击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史家胡同微花园系列获得2020年社区景观更新与公共健康类别卓越奖;史家胡同博物馆获得北京旅游网评选的公众最喜爱博物馆第一名;“为人民设计”展区获得北京国际设计周颁发的优秀项目奖;“美丽社区计划”项目获得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颁发的优秀项目奖;诸多主流媒体亦对相关活动和展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9年5月,《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出台,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推行相关制度的城市。东四南地区多年实践探索的工作方法与路径,已生根发芽,并不断枝繁叶茂、绿树成荫。
赵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工程师,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赵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主任工程师,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廖正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所长,教授级高工,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委员。
冯斐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副主任, 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顾问。
此文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核心区规划处、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 处)、东城分局也有贡献
头图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