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市地勘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连刚,带队赴门头沟区下安路崩塌隐患点,实地调研主动防护网崩塌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拉力试验与报警传输测试工作。
调研组强调,一是将施工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压实各级安全责任;二是优化系统响应流程,坚持目标导向,实现“快速响应、精准预警”;三是推动监测技术在同类隐患点规模化应用,聚焦标准化工作研究,努力打造示范样板工程;四是坚持创新驱动与服务导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不断提升技术支撑能力,高质量服务城市地质安全与首都发展大局。
其间,市工程所利用自主研发的主动网应力监测一体化监测设备,开展了多处相关应用性安装和试验。调研组听取了项目研发和安装测试工作汇报,详细了解设备安装方式、灵敏度、数据在线率和预警响应机制等,并对下一步设备改进和推广提出要求。
门头沟区下安路沿线崩塌隐患点边坡高约50米,坡度大于75度,岩性以砂、页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崩塌和落石时有发生。经项目组多方论证,市工程所采用了被动网和主动网结合的防范方案,遵循“安装方式灵活、连接快捷、响应迅速、点面结合”原则,创新性布设1套含8枚传感器及1套报警装置的监测设备。通过模拟崩塌场景施加预应力,该装置反应灵敏,测试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为首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市工程所班子成员何运晏、李耀南、李志萍,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调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