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市级工作动态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总体情况

  • 日期: 2025-06-30 11:38
  • 来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字号:
  • 分享: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2020年对北京市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我委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坚持全面改、深入改、防反弹督察整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立委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我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靠前指挥,定期研究调度,深入一线督导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整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抓好整改落实。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我委主责共2项整改任务,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1项,已达到序时进度要求1项。正在推进中的任务是:

第十三项整改任务: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得到有效落实,但一些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还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导致一些重点工作抓得不紧不实。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制定并推进实施“十三五”期间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但截至此次督察,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等部门尚未制定发布相应规划。由于缺少规划统领,全市不少矿山未得到治理修复。顺义区杨镇于东路约有0.8平方公里山体破坏,自第一轮督察停产至今,未开展任何治理修复,大量碎石料露天堆放;密云区放马峪铁矿多处开采面未开展修复,裸露面积大,生态破坏严重。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仍有尚未治理的废弃矿山636处,总面积约1994公顷;其中裸岩矿山212处,面积372.6公顷。

整改目标:完成北京市矿山生态修复“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顺义区杨镇于东路0.8平方公里山体破坏治理修复任务;完成密云区放马峪铁矿96.51公顷生态修复治理任务;完成全市总面积约1373公顷的废弃矿山治理任务。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督,健全执法巡查和联动机制,加大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力度。

整改进展:达到序时进度。

(一)《北京市矿山生态修复“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编制,经市政府批准后,已于2021年4月发布。

(二)顺义区杨镇于东路0.8平方公里山体破坏治理修复工作。经核查,该区域破坏面积共计约77.44公顷,2023年底顺义区已完成修复。

(三)密云区放马峪铁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总治理面积96.51公顷。截至2022年底,密云区共完成99.93公顷治理任务,超额完成整改目标。

(四)2021年度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任务,涉及9个区,434公顷的治理目标,已完成修复。

(五)2022-2025年需完成剩余939公顷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至2024年底,1373公顷治理任务,各区上报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约1340公顷。

(六)依托“公安+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对违法线索及时开展核查处置。2024年以来,我委与公安机关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强化行刑衔接,在全市形成打击自然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七)加强市区联动,督促各区政府夯实属地矿产资源保护主体责任,协同发力打击涉矿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对相关涉矿分局督导力度,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自然资源部工作要求,印发通知明确打击非法采矿工作重点和要求。强化“人防+技防”,督促各涉矿分局对盗采风险点位加强日常监管;在涉矿区引入无人机开展矿产巡查,进一步提升违法线索发现能力。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