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北京市国土调查与林草湿调查地类对接项目”专家验收会圆满落幕。经过严格评审,项目成果获专家组一致认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通过技术融合与数据整合,建立了国土空间“一张图”下的地类分类衔接规则,实现了两类调查数据的无缝对接,为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和生态保护目标考核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技术协同突破。构建了多源数据协同处理平台,首创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集成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高效解决图斑边界、属性差异等关键问题。二是标准体系贯通。系统性对接国土“三调”二级地类与林草湿调查植被覆盖类型,形成市级分类转换标准规范,首次在市级层面实现国土“三调”工作分类与林草湿资源分类体系的系统性对接,填补了跨部门数据共享的技术空白,精准匹配国土“三调”与林草湿调查图斑对应模型,形成地类转换规则库,基于协同平台开展共同审核工作,协同后数据吻合度达99%以上。三是动态更新机制建立。建立“调查-对接-应用-反馈”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数据实时性与现势性,高质量、高效率支撑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与林草湿资源监测工作。四是应用场景深化。成果已应用于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森林覆盖率考核、林地湿地监管、园地管理等场景,后续还可为全市生态修复工程提供高精度底图,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
下一步,市测绘院调查监测部相关技术团队将依托项目成果,继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加快推进全市自然资源“一张图”平台建设,强化调查数据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林业管理、生态保护补偿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探索京津冀区域数据联动共享,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