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市政府关于专题研究本市道路设计规范有关工作部署会精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大兴分局践行新发展理念,为大兴新城西片区首期推进实施的“两主四次”道路建设,提前谋划部署,将道路设计与花园城市建设深度融合,规划引领构建与城市功能协调互动、疏密有致的道路网系统,探索永定河畔的花园城市发展“新路子”。
一是聚焦“集美”城市空间尺度,打造林荫覆盖的空间体系。在确保满足道路基本功能前提下,在空间布置上设置较宽的分隔带,为植被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烘托出舒适宜人的道路空间氛围。各等级道路绿地率均高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CJJ/T75-2023)中对不同红线宽度道路的绿地率要求,高度契合《花园式示范街区建设导则》中道路绿地率标准,为打造“花园街道”奠定基础保障。
二是构建城绿交融示范区,塑造自然灵动的花园街道。着力打造多层次、多季节、多色彩的植物群落,在道路范围内对行道树及分隔带进行重点设计,实现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绿化覆盖率高于85%;同时兼顾植物的季节变化、提升植物的表现力,实现“一街一景、四季有景”。
三是促进资源整合与智能管理,实现杆体智慧集约化布置。统筹整合道路空间照明灯杆、交通设施杆、公安设施杆等各类杆体、设备、机箱等,科技赋能发力,运用智能设备实现综合杆的智慧化、集约化管理。
四是贯彻海绵城市发展理念,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在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全周期始终注重加强雨洪利用,削减外排水量,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助力2035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实现降雨70%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
五是提升精细化设计水平,保障道路交通出行舒适安全。从市政系统规划前端注重科学合理布置管线路由,优化随路雨污水等专业管线位置及井盖设置,最大程度实现车辆轮迹线下无井盖,提升机动车行驶舒适度,提高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
六是绿化消隐小型市政设施,统筹布局打造环境友好城市。针对道路红线内的小型市政设施,合理安排布设间距,与街角绿地或分隔带绿地统筹安排设置,并结合绿化景观设计对小型市政设施进行外观美化,削弱视觉影响,强化与街道景观的一体化、和谐性、融合感。
下一步,分局将紧密契合西片区“母亲河畔花园城市,绿色生态活力智城”城市定位,持续开拓革新工作思路,以“绣花”功夫,构建可达性好、连通性强、景观性优的城市道路空间格局,下好“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