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大兴工作动态

敢担当 善作为 解难题 ——大兴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高效推进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问题解决

  • 日期: 2020-09-15 15:00
  • 来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大兴分局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
  • 字号:
  • 分享:

  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难”是广受关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也是打通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2019年,市规自委联合市住建委、市税务局印发《关于切实解决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为进一步破解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各区不动产登记疑难问题解决提供了指引和根本遵循。大兴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简称登记中心)应势而为,深入落实意见要求,积极推进探索创新,在大兴区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问题的解决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一、以人为本,主动作为

  作为不动产登记领域中典型的复杂性问题,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难”问题长期处于法与情的博弈之中,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之问。因其涉及主体多、审批环节多、时间跨度大、解决周期长,导致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取得产权证成为许多群众多年未解的心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长期以来,登记中心一直关注并探索着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的解决路径,但受限于现行政策法规,许多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意见》印发后,登记中心快速反应,主动作为,迅速建立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全面梳理已知历史遗留项目,并积极配合区政府建立大兴区历史遗留小区未发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统筹承担起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推进工作。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登记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角度出发,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业化问题解决团队,以12345市民热线、群众信访为切入点,及时解答群众疑惑,全力回应群众诉求,深入社区探访调查,摸清历史遗留小区长期未发证的根本性原因。先后梳理出大兴区历史遗留项目15个,并同步建立历史遗留小区未发证问题档案库,制定问题解决推进时间表,全部纳入“办证难”问题解决范围。

  二、问题导向,找准症结

  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难”问题有着不同的历史成因,登记中心秉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关照现实”的处理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历史遗留项目形成原因,多方查找档案资料,真实还原历史办理过程和原有政策规定,找准影响办证的关键环节和因素,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中,晓康东里小区未发证问题成为大兴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典型案例。

  大兴区亦庄镇晓康东里小区是为解决占地拆迁、旧村改造等问题,以划拨土地形式开发建设的回迁小区,自2002年至今仍有48户居民无法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小区部分居民多次向市区两级政府信访部门及12345市民热线反映情况,要求尽快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但在现行政策约束下,办理过程一再受阻。为切实推动晓康东里小区“办证难”问题解决,登记中心重点围绕小区开发建设审批程序、多方保管的档案资料等内容,认真开展调查梳理工作,深入社区调研查访,经多次研究审议,集众智把脉问诊,最终认定土地手续不完善和开具购房发票政策调整是导致其未能办证的根本原因。在确定问题症结并做好政策梳理后,登记中心及时提交到大兴区治理专班研究,制定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问题处理方案,为相关问题的顺利解决打好基础。

  三、部门协调,合理分工

  经过对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难”问题的梳理发现,多数问题产生并非由一个政府部门引起,通常是在分散登记时期,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审批程序不协调、不衔接、不完善,前置审批条件不满足,导致正常办证流程被阻断。

  登记中心将部门协调联动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治理专班牵头作用,聚焦问题症结,通过区级层面的部门会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提高问题解决效率。通过深入剖析具体案件,分解细化具体任务,各部门认领解决,实现点对点的精准治理。在解决晓康东里小区办证难问题过程中,区治理专班多次组织区规自分局相关科室、区住建委、区税务局、亦庄镇政府等单位召开协调会,围绕影响办证的规划手续、土地手续及缴纳税费等问题共同研究协商,并根据各自职责明确分工,由区规自分局负责梳理办证涉及的审批手续,统筹发证工作;区税务局负责完税、减免税手续办理;区住建委协调相关部门出具房屋登记表和平面图;属地镇政府负责协调居民按时做好相关手续办理。整体实现了部门间相互配合、协调有序,共同推动晓康东里小区“办证难”问题解决。

  四、依法依规,分类处置

  切实解决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难”问题,要充分考量历史遗留项目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政策环境,更要在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下分类处置、分步推进,实现办证环节有序衔接,加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进程。

  登记中心将依法依规作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前提。坚持“无错优先”和“谁违法、谁担责”原则,根据历史遗留项目的不同情况、不同背景、不同条件,对照现行法规政策要求,确定各自解决路径和处理环节,实现对历史遗留未办证问题的分级、分类、分步处置。在大兴区现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过程中,区治理专班按照不同的处理标准,先后为晓康东里、兴政东里、兴华园小区等历史遗留小区开出不同“治理处方”,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逐个破解办证难题。针对晓康东里小区缺少规划审批手续问题,按照之前区法制办建议,由原规划分局对亦庄镇政府进行行政处罚后,原区住建委发放相应产权证书;针对兴政东里小区占用土地性质为划拨,且未办理出让手续问题,采取缴纳土地出让金方式予以解决;针对兴华园小区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材料丢失、开发商不配合等问题,采取镇政府代为取得房屋测绘图等材料的方式解决登记受理要件问题。

  自大兴区开展历史遗留问题专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登记中心先后推进解决了4个小区的未发证问题,许多群众拿到了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闹心事”。下一步,大兴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将慎终如始,按照“一项目一方案”的原则,压茬推进历史遗留小区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大兴区治理专班作用,凝聚部门协作合力,强化问题解决力度,确保符合要求的历史遗留问题应入尽入、应发尽发,真正打通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深度提升登记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