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建引领和“朝前服务·帮您办”机制的有力推动下,北京市“三个100”市级重点民生工程——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二期项目(以下简称鲜活农产品二期)取得了重大政策突破。面对传统串联审批流程耗时长的现实堵点,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创新运用“城市更新过渡期+土地作价入股”政策组合,推动“过渡期政策”与“用地手续”双轨并行,大幅压缩项目建设周期,为项目顺利推进按下“加速键”,成为全市首例该类型政策应用案例。
一、痛点突破:用地手续与建设周期的“时间赛跑”
鲜活农产品二期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总用地规模约10.8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成为集大宗交易区、冷库区、停车周转区于一体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作为北京市“三个100”重点民生工程,鲜活农产品二期承载着补齐首都冷链短板、稳定“菜篮子”供应的战略使命。传统农用地转用审批与土地有偿使用手续串联办理模式,通常需耗时数月,难以满足项目快速推进需求。朝阳分局“朝前服务”专班精准研判堵点问题,主动联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权益处、市土地利用中心启动“靶向攻坚”。严格遵循《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国有建设用地过渡期支持政策实施细则(试行)》,依托项目纳入城市更新库的政策优势,推动市区两级多部门协同发力,打通“从用地手续办理至开工建设”关键环节,创新采用“过渡期政策+土地作价入股”双轨并联模式,实现项目建设提速。通过市区两级高频会商,明确将“作价出资入股”作为土地有偿使用方式,同步启动用地手续办理与规划许可核发工作,有效破解传统审批时序制约。
二、机制创新:双轨并行构建“监管闭环”
坚持系统性思维,创新打造“许可-监管-验收”全链条服务与监管模式,确保政策执行不越红线。一是结合企业自有用地权属清晰、农用地转用完备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更新土地过渡期政策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项目开工“破冰”,同步在规划许可中明确过渡期用地政策时间要求,后续凭完备文件办理规划核验,形成闭环监管机制。二是项目按规划许可即时开工,抢抓建设窗口期,同步推进地价评估、作价入股方案编制等环节。三是通过“全域感知”预警机制,动态追踪用地手续办理进度,提前2个月介入督办,确保过渡期政策合规落地实施。
三、民生实效:省时高效筑牢保供“压舱石”
该项目的创新实践是市、区两级规自部门协同攻坚,服务重大民生工程领域的标志性突破。(1)实现首创突破。全市首例“城市更新过渡期+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政策组合拳,实现用地手续与工程建设手续的“同频共振”。(2)加强协同联动。市、区两级规自系统耕保、实施、审批、权益、利用等多部门打破层级壁垒,实行“并联作战”。市级部门提供政策指导,区级部门通力配合、提前谋划,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3)时效跃升。较传统规划审批流程节省约半年以上建设周期,保障项目2026年按期竣工投运。在企业体感回访中,首农集团反馈,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和朝阳分局“朝前服务”专班推动下,我们快速拿到了各个环节的审批手续,为项目开工至少抢出6个月时间!(4)推动功能升级。深化首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首都农产品“大流通”格局。鲜活农产品二期工程建成后将与一期工程联动,形成约80万平方米的综合性一级批发市场集群,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错位互补保供模式。(5)提升民生温度。有效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成为平抑市场价格波动的“稳定器”,打造惠及千万市民的“菜篮子”。鲜活农产品二期未来将成为辐射市中心、城市副中心、亦庄开发区的“百姓餐桌”,守护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市民吃上“放心菜”。
鲜活农产品二期项目的快速高效推进,是市、区两级规自部门协同攻坚的生动实践,也是朝阳分局“朝前服务·帮您办”品牌服务重大民生项目的又一典型案例。从“被动审批”转向主动服务,通过用地政策创新、审批效能提升和服务模式优化,以政策工具创新打通民生工程“最后一公里”,不仅为首都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树立了标志性成果,更让保供项目跑出“加速度”,使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市民餐桌的“安心菜”。未来,朝阳分局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聚焦“民生+农业”关键领域,以“朝前服务”推动更多项目落地见效,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