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朝阳工作动态

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四项精准便民举措 促进政务服务再升级

  • 日期: 2024-08-15 15:13
  • 来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
  • 字号:
  • 分享:

为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再提升,打造更加便利、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服务,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多项便民利企制度落地实施,以优化首问负责制度、建立“办不成事”退件台账、推行企业“三送”服务、打造“全链条”“组合式”联动办模式四项精准举措,助力擦亮“北京服务”金名片。

一、服务再优化,深入践行首问负责制度

从“我”开始到“我”结束。首个接待群众的受理人员为“首问负责人”,从“积极响应、明确责任、全程跟踪、持续改进”四个环节跟进服务。大厅窗口张贴首问负责承诺,群众可以“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如遇缺材料等导致业务未办理完成情形,群众可以通过好差评系统记录办理人员的工号、姓名,在下次办理取号后,持受理人员签字的原号条找原受理人员直接办理。依托《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人员服务管理制度》,推动首问负责制度切实落地实施,提高办件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便民利企。


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四项精准便民举措  促进政务服务再升级1.png


二、服务再细化,建立“办不成事”退件台账

为促进工作人员履职尽责,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高业务退件的审慎度,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退件管理制度》,设立退件台账,切实推进难题解决,提高群众满意度。

针对线下服务,除服务对象缺少材料且一月内无法补充的、材料不符合登记规范要求的、经核实确认存在违规违法情形的、申请人自行退办的情形可以退件,窗口受理人员均主动留件办理,并在全面审核后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充的材料,告知联系方式,落实首问负责制度直至业务办理完成。

针对线上服务,受理人员对退回的业务,做到详细、明了地告知退回原因,必要时会电话联系申请人详细说明。

严格落实退件审批流程,实行退件台账。主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定期调度台账申请事项;对于退件后仍有办理需求的申请人,中心则通过疑难会商、调研核查、统筹协调的方式,为申请人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促进问题解决。

三、服务再精准,推行企业“三送”服务

为进一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擦亮“北京服务”品牌,近日,北京市推出以“服务全天候,企业好帮手”为理念的企业“三送”服务,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所需,提供一体化的数字服务、政策服务、热线服务,让企业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进一步精细化服务流程,从“只进一扇门”到“一次不用跑”,打通企业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1. 数字服务。企业可享受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帮办代办等数字服务。通过信息共享功能,可在线查询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企业可自行登录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平台,办理抵押登记、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等网办业务。如遇系统操作问题,企业可申请帮办代办服务,打通操作壁垒。数字赋能不动产登记便利化,助力企业节约时间成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 政策服务。为真正把服务送到企业的心坎上,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市首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着力推动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2024上半年,解决企业解决疑难复杂问题20余个,解决率78%;打造“助企服务”十条硬措施,在“企业吹哨 部门报道”、企业专窗专线、企业一站式服务、经济工作专班等多方面发力,已实现跨省(区)通办、不动产转移登记及抵押登记延伸至银行金融机构、存量房交易过户一站式服务等多个生动实践。

3. 报道服务。为快速响应企业诉求,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落实“报道服务”。通过建立项目工作群,即时回应关切,让企业少跑路;多次实地调研项目,问需于企,快速解决诉求。2024年,通过“报道服务”,解决了人民日报社印务中心等项目办证难题,努力做好“四个服务”。

四、服务再提速,打造“全链条”“组合式”联动办模式

为落实“放管服”工作,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聚焦“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探索“多件事一次办”新模式,通过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创新性地开展“变更+抵押”“抵押权注销+设立”“补证+抵押”等全链条、组合式服务,做到一房屋当天受理多业务,多业务均可一天办结,极大缩短了企业群众的等待时间,优化服务体验。

下一步,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持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

2024年8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