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深化巩固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治理水平,避免让拆违腾退土地资源“睡大觉”,在委相关处室大力支持下,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统筹谋划拆违腾退土地利用工作,强化规划刚性管控,突出用于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与时俱进做好违建治理“后半篇”文章。如今,龙域休闲公园、万龙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西沙郊野公园、北清路海鶄落段等一批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助力昌平“焕新颜”。
按照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坚持“规划、拆违、腾地、利用”一体化推进的工作要求,昌平分局通过对各类空间资源精细梳理,严格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分级分类引导拆违腾退地块实施,推动拆违工作从单一减量化模式向多元提升化发展模式转型,因地制宜新增一批绿色空间、复垦一批耕地、补齐一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公服短板,弥补生态弱项,不断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便利度和安全性,为首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贡献“昌平样板”。
添园增绿,人居环境再提升。拆除违建,还绿于民,提升城市的美好形象和气质,让居民共享优美的公共环境。近年来,昌平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拓展绿化空间,加快打造“花园城市”。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因地制宜建设大尺度绿化、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培植生态发展空间、营造绿色屏障,增添人民群众幸福感,让市民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复耕复垦,粮食安全添保障。结合拆违腾退,昌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多项任务捆绑实施的模式,指导城北街道、兴寿镇等乡镇开展拆后利用工作,通过土地整理,有序推进复耕复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不断夯实强村富民的长远根基,奋力护航乡村振兴,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设施补短板,生活品质迎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昌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昌平分局、区城管委、街道、社区等部门,通过议事协商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公众诉求,改善居住环境、补足设施短板。一方面结合拆违腾退打通黄平西路施工堵点,开展道路环境提升和道路施划等工作,缓解周边交通压力,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利用社区拆后空间补齐万龙社区、城北街道朝凤社区等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增补停车空间,为广大居民营造安全、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让社区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下一步,昌平分局将持续深度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机制不松”,坚持规划引领,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做好治理违法建设的“后半篇文章”,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切实推动昌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