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关于实施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的函》政策解读

  • 日期:2023-10-16 17:30
  • 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字号:
  • 分享:

为深化规划用地改革,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小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围绕企业群众需求且风险较低的事项补短板,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实施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的函》(以下简称《豁免清单》)。现将文件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69号)要求,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服务水平,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上海、广州、厦门、杭州、深圳等地自2019年起,基于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提高规划审批服务效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考虑,陆续建立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度。《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23〕8 号)》为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持续深化改革,将制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列为改革重点任务。

二、主要考虑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进行改革工作探索,一是强化规划实施导向,围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补充人民群众身边高频次使用场景的设施开展;二是基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围绕风险较低和规模较小的设施开展;三是助力城市更新实施,从进一步提升存量用地的使用效率方面开展。

三、主要内容

(一)豁免情形

基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实施差别化的规划许可管理,对纳入豁免清单的项目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共包括3大类9小类19种具体项目情形。

一是城市更新类,为老旧小区增设公共公益类党建活动、文体活动、垃圾分类等设施,既有多层建筑加电梯、楼梯、消防楼梯、无障碍设施,自有用地范围内增设非机动车集中停放设施,以及按服务半径增设或改造小型垃圾环卫站、微型消防站等4小类10种具体情形;二是公共空间服务品质提升类,为城市公园、小微绿地和绿道按规划、城市设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配置或服务半径增设小型服务设施,以及公共空间内统一配置亭、台、廊、榭、厕所等非经营性设施等4小类8种具体情形;三是施工暂设类,为1种具体情形。同时将有关限定条件、建设规模及高度、建设位置等规划要求统一纳入清单。

(二)监管模式

1.明确了“免批不免责”的监管模式。压实了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应向规自分局报备建设方案并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明确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各分局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各分局应将报备信息向社会公开并推送属地及有关部门,同时按照事中事后监管的工作模式进行抽查,不符合要求的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并抄告属地和有关部门,对未按照报备内容进行建设的,及时依法处理并纳入信用体系。其中,抽查比例在两年过渡期内为100%,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3.落实了属地和其他行业部门的监督监管责任,属地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巡查查处职责。其他相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实施履行行业监管责任。

4.实现豁免清单事项闭环管理。形成“主体责任+分局监管+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的“1+3”监管模式,对豁免清单事项形成监管闭环。豁免清单内容根据管理实践、社会需求和改革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豁免清单》有效期5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