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作为这次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都有哪些亮点内容呢?且听专家为您一一道来。
记者
在老城保护方面,核心区控规有哪些亮点?对于北京建立全国文化中心有什么意义?
单霁翔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北京老城过去叫北京旧城,新版的城市总体规划把它定位为“老城”,更体现它的历史文化特色。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城市最核心的地段。
北京的老城,它和世界上很多城市不一样的是在从一开始就是规划建造起来的。比如欧洲有一些城市是建一个城堡,慢慢的蔓延开来,但北京它是按照统一的规划,特别是按照这个《周礼·考工记》这样的规范的古代都城建设的理论来建成的,所以它的保护,就是要注重它的整体保护,所以这次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特别强调了它的整体保护,强调了它的价值,并且有准确的和鲜明的判断价值,我觉得这次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是一个重要的强化和突破。
那么对于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过去叫62.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它今天仍然有着它的特色,仍然还是很鲜明的。虽然在过去的建设中有一些变化,但一条7.8公里的清晰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鼓楼,中轴线两侧按照传统的布局铺陈开来,使整个城市有一个鲜明的秩序。周边以胡同、四合院为主的传统民居,和街巷、城市干道组成了一个相对很方正的城市格局。“六海八水绕京城”,使它既非常的鲜明庄重又很灵活。这种城市格局,它今天还在,所以我们这次核心区控规把它突出出来,特别强调要整体保护这样的格局,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规划的意图。
我们的老城也好,首都功能核心区也好,定位于全国的文化中心,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城市性质,并且这个城市性质今天又更加强化了。
确实在这个历史城区里面,它有着很多的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设施。比如它有像故宫、天坛、大运河,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的文物。它有大量的经过注册、登记的、需要保护的建筑,使它的文物保护单位密集度在全国是最高的。并且它的胡同、四合院,大片的被今天划成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历史文化街区还在不断的延伸、扩大,使得相对比较完整的区域能够得到整体的保护,使我们文化中心的建设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传统文化的底蕴。同时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我们的这些博物馆建筑、美术馆建筑、文化馆建筑,以及大量的文化设施,在中心区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密集度和影响力,所以它是全国文化中心,当之无愧。
那么对于核心区的保护,我想在这次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里面,做了很多前瞻性的保护内容,比如北京完整的城市格局,四重城廓,形成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同时注重城市的天际线保护。刚才说到中轴线,北京有着鲜明的城市天际线,同时包括北海的白塔、妙应寺的白塔,这些天际线,就是注重城市对景的,街道对景也好,天际线之间的通视也好,都能够得到控制。这样在城市就形成一个丰富的,包括第五立面在内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在规划中注重了保护。
同时注重保护“四横两纵”的城市干道的完整格局并加强绿化,使它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区,这些都是作为文化中心需要的环境。
核心区的这次规划,能够这么全面、准确、完整的加强北京老城、北京核心区域的保护,令人对这个规划的实施充满期待。
记者
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城市设计您觉得有哪些特点和亮点?您如何评价?
边兰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我们非常有幸参加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工作,当时有两个很明确的提法,我想能体现出我们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认识。一个叫千年古都菁华,还有一句话叫东方人居画卷,所以整个城市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都是在思考如何结合未来首都核心区的规划建设,把这两方面体现好。
第一,作为千年古都菁华,反映了我们很长时间以来对北京这座独特古城的认识,老城的格局对城市的统领,以及整个城市格局当中城市重要的历史遗存对历史格局的影响,还有大量的历史街区、山水环境、自然特点对历史格局的影响,都能够体现在城市设计当中。
城市设计里面也提到了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的整体格局,强调长安街、中轴线的统领,强调整个城市格局的整体把握,强调未来城市风貌的分区,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了未来蓝绿交织体系,也就是林荫街巷系统和水体系统对未来城市环境的影响,这些我想都是城市设计当中最突出的内容,当然还有一些,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一些细微的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品质的提升,也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加以体现。
事实上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过去就是在景观风貌上非常具有特点的历史城区,所以在这一次也注重在这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强化,细分为战略性的视廊和地区性的视廊。实际上把最重要的空间景观联系起来,能够在这样一个视廊的控制当中,长远留出体会北京、感受北京的方式,体现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我想,把这几个词联系起来的话应该是这样:城市的山水、历史的风景,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景观视廊控制当中,长远发挥作用。既能够感受到现在的北京,也能够感受到古老的北京,既能够看到城市,也能够感受山水,既能够看到历史,同时也能够看到风景。
北京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国际型的大都市,它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在未来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一个大都市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我想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独特性不仅仅代表了北京,也代表了中国,代表了中华文化最伟大的历史结晶,所以在将来规划建设中,如何解决好大都市发展中的问题,但是又保有中华民族文化的金名片,这可能是在北京一系列的规划、落地、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的一个核心目标。
记者
您对十条文化探访路如何评价?
崔愷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名城委专家
因为北京大部分地区是一个水平城市,大部分的文化内涵渗透在很多的小街小巷里,所以这次提出文化探访路的概念,我觉得特别好。以前北京的四合院、名人故居,还有很多街头巷尾有意思的小花园,都散落在老城当中。如何把它串联起来,成为真正能够去体验的古都风貌,我觉得将会是特别有意思的。因为我们到欧洲去,都喜欢钻到小巷子里面去游历城市。我觉得北京有这样的条件,把这些探访路通过系统的梳理、通过网络的传播,让很多外地的游客去游历。
有时候一些不经意的小路,我们都很少走,但发现外面的游客可能更感兴趣。我们原来更多关注大马路、大广场,缺乏对小街小巷的关注。所以我觉得这次提出文化探访路特别好,我非常支持这个提法,我也期待通过这样的梳理使我们的城市每一根血脉都非常精彩,非常畅通,非常有文化底蕴。
记者
从中华文脉的传承与保护方面看,您认为此次核心区控规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王军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
我非常高兴的是核心区控规一开始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述,就是北京的老城虽然创建于明代和清代,但是城市制度极其古老,我们对她城市的营造制度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是这次控规文本首先提出来——北京的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这是当之无愧的。
比如我们说中轴线要申遗,那中轴线它真正的遗产价值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的建筑都要强调一个轴线呢?而且还找到另外一条线,日坛和月坛的连接线,这两条线正好在太和殿广场的位置交汇,这是上次研究的发现。当时看这两条线的时候,真的是特别的兴奋,为什么呢?对这两条线的认识用考古去追溯,可追溯到八千年、九千年,中国古代测定两制两分,东夏制、春秋分的一个地平坐标线。
中轴线就是测定冬、夏至,我立一个标竿,影子最长在子午线的北边、就是冬至,影子最短在子午线的南端、就是夏至,影子走一圈,就是一个太阳年的周期。如果不知道一个太阳年的周期,就不能搞农业。而且不光要知道太阳年的周期,还要管理它。我们看到的二十四节气,就是管理太阳年的周期,那么进行这种管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周期分成春、秋分。春、秋分的时候太阳是正东而起,正西而没,所以东边的日坛是春分祭日,西边的月坛是秋分祭月。
认识它的空间之后,往上再看北斗,北斗黄昏的时候往北边指冬天,往东边指春天,往南边指夏天,往西边指秋天,北斗指向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中国所在地区,是一万两千年就开始有种植农业了;另外一个地方,一万多年有种植农业的是两河流域。大黄米、小黄米、水稻,要产生种植农业,第一个就是要知道时间,所以这种制度有多古老!北京老城虽然在古代是一个晚期的存在,但是体现了这一套古老的制度,所以我就觉得这是古老中华文明的伟大,我们的文化一万多年没有断,她活得很光荣很骄傲!
我们大量文化的价值是在城市空间当中记录下来的,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次总规提出来要对辽南京、金中都这些早期的城址做研究、做保护,这个特别好,以前一说北京就是明清老城,一讲到元大都就觉得很老,金中都大家还不知道。这次把宣武门西边的一片保留下来了,也是不断呼吁的结果,这次控规明确把它划入历史文化街区,特别让人高兴,那都是老北京最老的根。
记者
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是这次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此次规划的具体安排中有哪些亮点?
张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遗产中心副主任、清控人居遗产院院长
第一,我们看到规划提出了分层次来管控,因为一个老城60多平方公里,它的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复杂,实事求是的管控好我们需要管控的,把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当然这次规划从技术上和指导思想上都提出分区、分类型、分不同情况保护。
在整体保护的框架下,有的精华区就是纯粹原汁原味需要保护的;风貌协调区提出控制的要求,同时要做好协调;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现代风貌区,如何跟其他两个协调区协调好,我们提出了要简约、要体现现代精神、古今交融,或者说古今呼应的精神。这些在分区管控的指导原则下从技术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把“小规模、渐进式”的思想,成为以后建设的主导模式、指导思想,我觉得这个也是这一次非常突出的一个亮点。
还有这次规划强调了不一次做满,因为规划总是一个前瞻性的,前瞻性就是对未来的预测,预测有它准确的方面,也有它相对隐含性的内容,所以这次规划强调老城核心区的保护要强调它的弹性,为以后发展留一定空白,要适应未来的需求。我觉得这是非常科学的,因为在存量时代做城市的保护、控制和发展的引导,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这样留白有一定的弹性,就可以很好的处理我们认为确定的东西和不变的东西,和可能变化的东西之间的矛盾。
这次说留住老居民,是对老的居民和胡同文化传承以及社区利益的尊重,同时也认为这个地区应该引入有活力的、有带动社区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创新的人群,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平衡。而且这个观点,或者说这个目标,对我们国家很多老城区都有重要引导作用,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振兴老城的社会政策导向,所以我觉得这一条是重要突出的特点。
这次规划还强调要接地气,贯穿在我们整个规划的编制和相应的要求里,强调了街道、社区的作用。无论是我们已经推行的责任规划师,还有以后一些落实的地方,相当于是老城区、核心区域的总体的东西,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行政机构,比如街道办事处,甚至居委会,所以编制是由街道来组织编制的,我觉得这样就使得我们规划的一些目标落实就更接地气。
同时规划在加强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强调了共享,就是大家共同参与,广泛参与。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从它保护的要素、特点,还是和老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只有通过共享和广泛参与,才有可能协调好这样广泛的目标,突出核心的任务落地的可能性。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也代表了以后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总体的方向。
邱跃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这次核心区控规的特点或者说亮点,第一是明确了老城的核心价值。先肯定了她的价值,这个价值毋庸置疑,这个价值是全体公众、专家和各级领导的共识,有了这个价值我们才说怎么保护、怎么复兴。
第二,指出了老城的整体格局。老城的格局,一说是两轴,长安街和中轴线两个轴,四重城廓,六海八水。这次总结出来的,我们讲六海八水,六海是北海、中海、南海、西海、后海、前海,八水就是八条河,包括通惠河(含玉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筒子河、金水河、前三门护城河、长河和莲花河。六海八水,九坛八庙,这些重点的点位我们都列出来了,这是格局的控制点。
先说了它的性质,又说了它的整体布局,紧跟着就提出了老城十一类保护对象。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文物、有地下埋藏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胡同、传统地名、历史河湖水系、城址遗存、历史名园和名木古树。我们有几千棵名木古树,三百年以上的,还有五四运动,包括天安门广场,包括毛主席早期活动的红色的革命史迹。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老城保护与复兴,先指出它的价值,说出它的格局,又把这些关键点给点出来了。
第四是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提得特别高,站得高、看得远,提得特别细,把细节给梳理出来了,这次虽然叫控规,但它从头到尾,从总体到细微之间都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