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宣贯答疑
1. (预留)快、慢充的比例(配建的比例),地下车库是否需要配建快充电桩?
答:不同的建筑类型、地段、用户群体组成、运营管理方式等,对快慢充电桩的需求也不同,规划设计时要分析具体项目近期和远期需求特点,结合多种因素预测、确定具体项目充电桩设计数量和快慢充比例、分布位置,既满足当前需求又便于扩展。例如,居住区配建的充电桩基本上均为慢充桩,但是在居住区配建访客充电车位可以考虑快充桩。公建中对外服务的充电车位(无论地下还是地上车位)要做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停车时间、停车收费以及充电收费等因素,原则上以快充为主,快慢充比例根据项目特点及需求自行确定。
2. 居住接口100%预留,是否配电预留到位,到位到什么程度,变压器容量怎么计算,是否有标准?
答:对于居住项目的100%,暗敷管路要预留,明敷桥架、明箱可预留安装空间待需要时安装。充电配建指标考虑了变压器指标现在所具有的实际运行裕量,倡导合理搭配,既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又充分利用各类建筑的多专业系统设备,避免出现建筑机电系统低效运行同时还扩大电源引入容量。变压器容量计算时不应直接叠加不同时段的负荷,要预测运营服务面向的充电用户需求、充电负荷加载时段和状态,首先完成常规用电系统与充电系统的能耗计算,划分时段计算充电量,制定运行策略,包括采用灵活定价机制和多种调控作用提高建筑供配电、视频监控、报警、信息化系统等的利用率,继而确定各系统容量、点数。仅采用单一设计状态和对这一个设计状态的负荷计算是难以得到准确结果的。当以慢充为主、加载策略柔性调控时,配建指标以内充电桩原则上利用原有变压器不增容,根据快充桩数量和运行时段,尖、峰时段预测负载率高可增容,平、谷时段不需增容。
3. 厂房内充电站设置充电间防止泄压不明确,工厂厂区设置充电站如何配置比例?
答: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停车场(含换乘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计,不适用于工业厂区内工业生产使用性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设置。厂房内充电站设置可参照《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执行,设置比例应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及工艺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4. 充电桩车位加大了车位尺寸,如何合理设置。
答:标准中的车位尺寸是示例,在有条件地区可参照执行,并不是强制执行,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针对地下车库或停车楼,仍可按照目前常用柱网间距设计,但是对相关充电桩设计尺寸提出更高要求,推荐采用更为小巧的充电设备,比如挂式充电桩可以挂在墙上或柱子上,立式充电桩的安全间距需按照本标准执行;即使是快充桩,需要的变电设备体积较大,也可在设计中采用集约设置方式,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设置变流设备,通过线路延伸到充电车位的快充桩就可以采用体积较小的设施。
5. 负荷计算时系数的选取问题。
答:计算时不应直接叠加不同时段的负荷,要预测运营服务面向的充电用户需求、充电负荷加载时段和状态,首先完成常规用电系统与充电系统的能耗计算,划分时段计算充电量,制定运行策略。仅采用单一设计状态和对这一个设计状态的负荷计算是难以得到准确结果的。当以慢充为主、加载策略柔性调控时,配建指标以内充电桩原则上利用原有变压器不增容,根据快充桩数量和运行时段,尖、峰时段预测负载率高可增容,平、谷时段不需增容。具体项目能耗预测可反算出Kx,用于同类型同地段项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