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项专题 > 名城保护大家谈 > 演讲内容

蔡蕃:从北京城河湖演变史,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日期:2021-06-24 14:21
  • 来源:北京印迹 inBeijing
  • 字号:
  • 分享:

 

图片

2021年3月20日,“北京印迹”平台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包括“大家谈”、“青年说”、“少年志”三个部分,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贯彻执行,围绕老城、三山五园、三个文化带等保护重点展开研讨,让关注、支持、参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老中青三代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实施、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其中,“名城保护·大家谈”环节,邀请四位来自各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分别围绕《条例》、老城、三山五园、三条文化带等重点内容分别做特邀主旨报告。本栏目将陆续与大家分享活动现场演讲内容,提升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



视频加载中···请耐心等待,IE模式打开比较慢,请使用极速模式或者谷歌浏览器。


蔡蕃

《中国水利史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在北京印迹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关于北京历史上河湖水系的变化对北京城市整体的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城,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大家觉得水少,实际上是各种气候变化、子环境的变化和大规模用水等综合原因造成的结果,并且与北京城建立之初河湖水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今天讲的要点有两方面:第一是河湖水系的演变情况,大体上分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第二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初步的想法,像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及修复北京护城河和玉河。


首先一起来看第一张图——1976年北京水系地形的特点,中间红的色块是老北京的城区,北京城的城区是三面低(北边低、东边低、南边低),从整个北京城来讲,北面有山,但是从城市内来看,德胜门是最高处。德胜门以北,运河往北流,因此北京的饮水只能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引到城里来。

图片

1976年北京水系

(图片来源:北京市测绘处1976年)

 

1

北京城河湖水系的演变

金中都城的水系发展,也就是如今的广安门一带,主要是两条水系,一个是莲花池与凉水河,一个是白莲潭水系。莲花池原称大湖或西湖,金莲花河水系是中都的重要水源。金人将莲花河引入城中,修建了西苑、太液池。凉水河古称洗马沟,是金中都城市供水莲花河的下游河道,在通州区榆林庄闸上游汇入北运河。

图片

金中都水系示意

(图片来源:《北京历史地图集》)

 

历史上永定河曾经从三海大河流过,遗留的古河道积水逐渐形成湖泊,金代称白莲潭。白莲潭是北海最早的水系,金代白莲潭北部湖泊主要用来灌溉,还作为漕运泊船港。在白莲潭西岸有一条向南的引渠,其目的就是金中都城供水、运粮,大体沿赵登禹路流入中都北护城河。

图片

白莲潭供水路线

(图片来源:蔡蕃 / 绘)


金中都的建城偏向一个角,城市较小。到了元大都,忽必烈兴建大都城,看中了整个金代宫城,除此之外,还有白莲潭的水系。在城市当中包含如此大面积的湖泊水系在中国建城历史上可以说是首创。大家都说是因为蒙古族喜欢水,实际上从元大都修建的整体思路来说,是要扩大水源,因为解决城市的供水是一个城市生存的首要条件。

 

元大都的河湖水系整体上可分为六条,引玉泉水供皇城的金水河、从积水潭达到通州北的坝河、引永定河水入白河的金口河、引白浮泉水到通州的通惠河,还有北京历史上最早水库瓮山泊、元代大运河终点码头积水潭。其中引玉泉水供皇城的金水河,最早由元代著名的水利家郭守敬第一次觐见忽必烈时提出,当时一共提了六项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引玉泉水,忽必烈听了他的六项建议非常赞赏,并任命他做水利官员。郭守敬上任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引玉泉水,因此玉泉水的大规模使用正是从元代开始的。

图片

元代大都水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历史地图集》)

 

引玉泉水供皇城的金水河的最早源头,实际上也起到三山五园水系连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图中蓝色所示是修的石槽,石头开引水槽,最后到四王府,补充玉泉山水系的不足。

图片

引西山泉水补充玉泉路线示意图

(图片来源:蔡蕃 / 绘)

 

早在金代,就进行过引永定河水的尝试,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至元三年(1265),郭守敬吸取金代失败教训,经过周密设计,修建了“减水渠”和调蓄水库等工程,成功引永定河水通漕运,保证了大都城城市建设材料供应。1301年为了大都城市安全,郭守敬主动堵塞金口河,停止引水,这是历史上永定河引水最成功的工程。

图片

历代引永定河水通漕运的金口河

(图片来源:蔡蕃 / 绘)

 

1293年郭守敬成功修建通惠河工程,主要包括水源、水库、码头、河道渠化等几个方面。其中引白浮泉的白浮瓮山河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白浮泉水源源头在昌平,通过瓮山泊进入大都城的积水潭,积水潭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码头,把江南的粮食运到城里。从积水潭以下才是漕运的河道,在整个河道上修建了24个闸,实现节水行舟。

图片

广源闸

(图片来源:1981年 蔡蕃 / 摄)

 

白浮泉的引水比较麻烦,要处理:一、六十余里长引渠总落差不足3米(渠道坡度万分之零点五左右),要求有精确的测量技术作保证;二、妥善解决运河与沿途十余处山溪与渠道交差问题,成为引水渠安全运行的关键;三、选择最佳路线将沿途泉水收集到引渠中。这三个问题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图片

白浮瓮山河路线示意图

(图片来源:蔡蕃 / 绘)

 

在通惠河与北运河的衔接上,为了实现直接通航,堵塞了原来通州城北的水道,通惠河改向东南至李二寺入白河(北运河)。其主要目的既要解决河水流失过快的难点,又要解决因高差问题造成的断航问题,实现漕船的直航。

 

到了明代,北京水源出现了明显的萎缩。通惠河原来有24个闸、164里长,到了嘉靖年间改造只剩了5个闸、50里。萎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永定河引水没有人敢问津、白浮引水渠断流(修建十三陵的影响)、明代一直在经营着玉泉山和西湖,以及由于明清北京城皇城的改建,城内的漕运河道已经没有了,又回到了依靠玉泉山供水格局。

 

为了适应水源锐减,明嘉靖七年(1528)吴仲对通惠河的闸坝进行彻底改造。后形成——五闸:大通闸、二闸(庆丰闸)、平津闸、(高碑店闸)、普济闸、通流闸;二坝:石坝、土坝。

图片

明代重建后(1528年)通惠河

(图片来源:《通惠河志》)

 

北京城内河道的填埋过程:

1924年,自前三门护城河南水关至长安街改为暗沟

1931年,由长安街至望恩桥(东安门桥南)改为暗沟

1956年-1957年,将东安门北至地安门段改为暗管

2006年,考古发掘后门桥至平安大街段通惠河、东不压桥及澄清中闸遗址

2014年,考古发掘出平安大街南至北河沿通惠河、澄清下闸

 

2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刍议

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三个文化带”的发展目标。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高度凝练了北京旧城以外的文化遗产,其中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北京水资源开发利用密不可分。

图片

永定河上游

(图片来源:网络)

 

01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与名城保护

永定河作为北京母亲河,抚育了北京地区农业、经济、文化。自公元250年开始修建永定河引水工程,灌溉广袤的北京平原,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要素,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2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名城保护

北京地处大运河北端,自隋唐以来大运河对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历史上北京城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北京大运河,因此有“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说法。可以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离不开对北京历史上大运河的保护,离不开对北京城市河湖水系的保护。

 

03

关于修复北京护城河和玉河

护城河在古代来说除了防卫功能,更重要的是城市排水功能、运输功能。明初利用了元代坝河为北护城河,永乐十七年(1419)南移内城南墙,新开前三门护城河。东西护城河向南延伸与南城濠接。水源自高梁河水自城西北隅分流,环城历九桥九闸,最后由东便门出大通桥入通惠河,这便是内城护城河。嘉靖三十二年(1553)筑外城,始开挖外城护城河。天启元年(1621)将京城内外护城河大规模统一治理,这次施工奠定了北京城河规模。

图片

1621年修浚护城河丈尺图

(图片来源:蔡蕃 / 绘)

 

古代北京城墙、城楼没有保存下来,与城墙互为唇齿的护城河有幸保存大部分。现在保存的有外城护城河和北护城河,东西护城河和前三门护城河成为盖板河,还保存排水功能。护城河同样是北京城历史的重要标记,恢复完整的护城河,也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古代北京的风貌,同时对于缺水的北京起到重要补偿作用。

 

另外,关于城内大运河玉河段,该河段一直是积水潭排水出口,在金代已经是灌溉功能。元代修建通惠河成为京杭大运河进入积水潭码头最后最重要的河段。玉河后门桥至前三门河道民国年间改为暗沟;前三门护城河南水关至长安街,到1924年完成;长安街至望恩桥(东安门桥南),于1931年完成;东安门至地安门段河道于1956年填埋。2007年,考古发掘恢复地安门至东不压桥段河道,2014年,考古发掘出东不压桥至北河沿段河道,恢复了大运河最后一千米运河上三座闸,这在整个1800公里大运河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元代以来大运河主要干道,从城市、大运河保护的角度来说,希望能够把城内大运河重要河段——玉河恢复。

 

 

注:文章根据蔡蕃于“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演讲整理,已经专家审阅。本文版权归“北京印迹”平台和演讲者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北京印迹”。

来源: “北京印迹 inBeijing”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