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项专题 > 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

第四章 统筹全域全要素系统治理,为高质量发展做好空间保障和引导

  • 日期: 2022-02-17 15:52
  • 来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字号:
  • 分享: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同联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积极引导产业、住房布局优化,加强功能区建设,加强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牵引作用,推动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强化底线管控,构建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逐步提升,建设活动向城镇开发边界内逐步集中,三条控制线管控作用不断加强,绿色空间和生态容量持续扩大。划定并严格管控战略留白用地。

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应统筹把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强化“五子”联动,充分发挥重点功能区资源集聚和空间承载优势,吸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枢纽。切实发挥轨道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强化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匹配。加大住房有效供给,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高度系统谋划非建设空间保护修复治理、推动生态空间格局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增强、惠民效应不断凸显。

     第一节 支撑“双循环”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空间集约高效

第56条 支撑“五子”联动,保障高精尖产业发展

立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抓好“两区”建设,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和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紧要处落好“五子”,将“四个中心”蕴含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划定生产空间引导区,重点引导高精尖产业、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集中布局,将70%以上的新供应产业用地安排在生产空间引导区内,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空间的提质增效。

充分发挥重点功能区的发展支点作用和轨道交通的引领作用,突出“三城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加快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双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轨道微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重点功能区中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用地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科学调控、精准配置产业用地。

第57条 系统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

紧紧围绕聚焦、突破、搞活、升级,加大全市科创资源统筹协同发展力度,引导优化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布局,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聚焦科学前沿,高质量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主阵地。

1.筑牢 “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主平台

中关村科学城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建设,着力强化基础前沿布局,支持院所高校科研能力和学科水平提升,推动底层技术创新突破,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一批核心技术成果。不断提升创新生态能级,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实施,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高素质人才、高精尖产业集聚,推进国家实验室、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高端产业新增长极。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生态雨林”系统,提升创新生态能级,打造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国际化创新生态,力争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

持续推进怀柔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以科技服务业为引领,重点培育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信息与精密仪器、太空与地球探测、节能环保等5大“硬科技”前沿产业,深化院市合作,加快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集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设科技孵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标准规划雁栖小镇,推进起步区城市客厅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加强未来科学城央地各方科技力量统筹,强化东西联动,加速推动昌平国家实验室培育建设,围绕“两谷一园”,加快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生命谷”加快前沿技术和产业布局,加快国际研究型医院、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等关键平台建设,加快生命科学园三期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孵化器和加速器。“能源谷”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在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底层技术攻关,打造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沙河高教园加快高校院系学科整建制迁入,推动校企合作,加快建设新型研发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教园科技创新综合体等各类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充分发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产业生态优势,加快建成北京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和技术创新突破。顺义区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依托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推动空间集聚、功能融合发展。

加强“三城一区”协同联动和引领带动。健全“三城一区”统筹联动和融合发展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健全创新统计监测体系,探索协同治理新模式。支持“一区”积极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推动“三城一区”原始创新成果向其他区辐射和扩散,有序引导各区根据禀赋和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吸收“三城一区”外溢科技成果,形成配合良好、统筹协同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2.加快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

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瞄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突出短板、最紧迫任务,在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机制上求突破,谋创新,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擦亮中关村论坛“金字招牌”,围绕科学、技术、产品、市场交易全链条创新,链接全球智慧、聚合科技力量,持续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按照“一园一产”原则,加强对各分园的产业引导,优化各分园产业布局,构建“一区多园、各具特色、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基地,推动分园结对合作,有序引导中心城区分园外溢的高精尖创新成果和项目在郊区分园落地转化,切实发挥“一区多园”引领支撑作用。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和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完善创业孵化支持政策,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拿出更多实质性改革举措,起到试点突破和压力测试作用,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现实路径,注意积累防控和化解风险的经验。

第58条 协同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依托重点改革方向,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大开放力度,加强配套政策落地,持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加强“两区”政策联动,实现“1+1>2”的效果,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集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一批产业基础设施和重点平台项目,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制度创新高地。

1.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示范园区,深入探索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逐步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和要素供给体系,到2025年基本健全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制度体系,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风险防控有力有效,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更强的示范引领。

2.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个片区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北京区域)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实践经验,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营商环境优异、创新生态一流、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国际经济交往活跃、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第59条 加强高端引领,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1.持续优化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中关村西区和东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功能区的发展环境,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北京商务中心区加快释放“两区”政策红利,聚焦跨境金融、专业服务、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国际化服务功能,建设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打造跨国公司总部和高端商务服务聚集区。

金融街服务新三板改革落地,以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为契机,持续实施金融街品质提升专项行动。高水平举办金融街论坛。持续优化利用存量资源,盘活低效使用空间,改善升级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提升地区环境品质与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支撑保障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

中关村西区和东区加强科技金融机构集聚,完善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统筹利用中国科学院空间和创新资源,推动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区和知识创新引领区建设。

奥林匹克中心区以冬奥筹备、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建设为契机,提升重大国际活动承载能力。依托亚投行大厦,积极对接引进全球资源,支撑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加快推进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建设,建设北中轴文化带,持续强化国际交往、文化交流、体育休闲核心功能。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深入推进运河商务区和文化旅游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都商务新区等功能区发展,为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新的承载空间

运河商务区加快释放自贸区政策红利,建立健全运河商务区与中心城区商务功能疏解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文化创意、专业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企业和机构落地,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入驻,全面建成运河商务区起步区。文化旅游区融合“文化+旅游+科技”等产业,带动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与发展,承载环球主题公园带来的溢出效应,打造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围绕“体育+”“科技+”产业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服务、高端商务金融、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聚集一批高端产业要素,推动重大赛事活动落地,推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打造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丽泽商务区积极承接金融街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需求,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以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为引领,构建数字金融生态圈,持续提升金融科技资源汇聚能力,推动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首都商务新区推进中央芭蕾舞团、博物馆群一期、配套服务区、北木南厂、凉水河南段公园绿地等项目实施,系统谋划城市更新和腾笼换鸟,加快推进大红门地区的疏整促工作,启动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等存量市场建筑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业态重塑,打造撬动南部地区发展的引擎。

3.推动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促进高端要素集聚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着力实施“再造国门”计划,推动“四型”机场建设,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机场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着力提升国际会展、跨境电商、口岸贸易、健康医疗、产业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承载区。实施全球航空营运商计划,打造国际航空高端资源配置与聚集区,建设辐射带动性强、国际影响力大的世界级空港城。

实施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大兴组团、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三区建设,全面拉开临空经济区起步区主体框架,推进国际商务综合体等产业平台投用,推动国际会展中心、数字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快国际消费枢纽项目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公共保税库建设。初步形成京冀共建共管、经济社会稳定、产业高端、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绿色临空经济区。

第60条 加快产业园区内低效产业用地“腾笼换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产业园区低效用地台账梳理,高效利用一般制造业腾退空间和土地,有序导入符合功能区定位的高端产业入驻。完善低效工业用地收储、回购机制以及工业用地更新改造的相关政策,实现低效用地转型提升,推动存量产业用地更新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推动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效率提升、结构优化。

第61条 持续推动零散低效的产业用地进一步压缩

通过违法建设拆除、土地资源整理等工作,持续推动零散低效的产业用地进一步压缩。重点压缩规划集中建设区外、特别是绿色结构性空间中的低效产业用地,带动减量腾退。到2025年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重下降到23%左右。进一步完善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与退出机制,提高产业空间利用效益。


     第二节 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

第62条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有效供给

统筹新增住房建设供应和存量住房品质提升,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满足市民不同层次住房需求,到2025年供应各类住房100万套左右,新增各类居住用地约50平方公里,城乡居住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比重提高到36.5%左右。全面落实居住用地年度供应任务,在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单列租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统筹安排土地供应时序。紧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合理利用存量土地和建筑,积极探索产居功能混合,多渠道多主体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

优化分圈层住房发展引导。核心区积极完善居住条件,推动传统平房区和老旧楼房有机更新。中心城区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街区统筹更新,重点优化提升二环至五环存量居住区空间品质。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加强住房供应,扩大重点功能区及周边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强超大型社区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着力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高综合吸引力。生态涵养区以满足本地人群居住需求为主,适度承接适老康养与休闲度假需求,实现区域内人口、住房与环境协调发展。推进环京周边地区职住协同,以一体化为目标,加强发展协作,促进区域要素互补、职住平衡。

第63条 加强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轨道交通的统筹,促进产居融合、职住平衡

注重住房供应与需求人群的空间匹配,做好居住、就业与公共交通的时空统筹。加强生活与生产功能的协同协调、融合发展,保障重点功能区等就业密集地区周边的住房供应,鼓励通过用地功能复合、存量建筑功能置换等方式多渠道、多类型地进行供给,实现空间上的近接职住平衡。

切实发挥轨道交通对住房布局优化的引导作用,促进生活空间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依托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在就业密集地区通勤圈内加强居住用地储备与供应,优先在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布局,增加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供应,同步提高通勤主导方向上的轨道交通运力和速度,缩短通勤时间。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体化,提高轨道微中心建设强度,同步组团式实施周边区域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形成一批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多功能社区。

把重点功能区、就业密集地区及轨道站点周边作为近期重点引导的生活空间引导区,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在生活空间引导区内的比重,优化住房空间布局,有效压缩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促进职住平衡。


第64条 持续完善各类配套服务及“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不断提升居住品质

充分考虑人民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品质。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各类配套服务,支持各类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引导公园绿地、优质商业服务、休闲游憩设施与居住功能的紧密结合布局,推动建设绿色住区,从环境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升居住环境健康水平。

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支持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升级改造,精准补建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引导优质商业服务向社区延伸,实现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全覆盖。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建设便民商业综合体和社区商业“E中心”,融合蔬菜零售、社区超市(含便利店)、末端配送(快递)等基本便民生活服务,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相结合,鼓励社区商业跨行业、跨业态的复合化发展模式,织密生活性服务业和末端物流配送服务。鼓励网上超市、智慧微菜场等线上便民小店发展。建设一批婴幼儿照护、老年助餐网点,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生活服务体系。


     第三节 推动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促进系统治理、量质双升

第65条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1.深化落实“两线三区”,强化刚性管控和底线约束

强化“两线三区”的全域空间管制,通过限制建设区内集体建设用地腾退减量和生态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控制区的面积和质量,到2025年全市生态控制区占市域面积比例达到75%,远期逐步实现两线合一。落实《北京市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以政策机制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树立底线思维,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刚性管控和战略引领作用,推进三条控制线评估调整和统筹落地。

2.建立健全全域生态空间规划与统筹实施体系,推进系统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推进全市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编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闭环协同的生态空间规划与实施体系。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条”线要素的串接和重点生态空间“块”状工作的整合,推动条块分散治理向系统集成治理转变,促进生态建设以量为主向量质双升、格局优化转变。

3.完善“三长联动”制度,强化自然资源保护监管与统筹实施

推进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一图三落、一巡三查”,协调不同主管部门的工作管理职责、用地分类标准、规划管控目标等,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工作机制和职责明晰、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责任体系,协调解决水林田等重要生态要素管控空间重叠、用地矛盾冲突等问题,优化水林田空间布局,统筹推动自然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第66条 强化生态空间整体保护,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

1.加强规划引导,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以保障城市生态功能和维护首都生态安全为主线,以全市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为基底,聚焦近期规划实施重点,将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保护管控区,形成首都生态安全格局的骨架和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逐步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水成系,蓝绿交织、田林融合”的美好愿景。

2.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优化耕地空间布局

严守耕地规模底线,积极推进复耕复垦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行为,严格落实国家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统筹开展200万亩耕地保护空间调整优化、千亩级和万亩级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划定工作,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布局和质量稳步提升。

3.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管控,严守生态安全底线

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原则及要求,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按照国家要求,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保证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构建北京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差异化管控

加快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高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差别化管控。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级别和范围,整合归并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建立自然保护地储备机制,将具有潜在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储备库,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条件成熟后逐步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完善专项规划和相关制度体系,初步建成具有北京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67条 推进国土空间系统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

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游,以受损退化、破坏较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为重点,考虑主要生态问题、潜在生态风险及生态修复的潜力,区分轻重缓急、坚持远近结合,聚焦拆违腾退用地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重要河湖水系修复、低质低效林修复等工作,以及农田的重点地区、人为活动干扰较大的浅山区,作为生态修复引导区。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新增生态修复面积累计达到500平方公里。

2.加强拆违腾退用地生态修复

有序引导拆违腾退用地与耕地复垦、百万亩造林等工作精准挂钩,科学实施生态修复,指导各区高标准实施“复耕复绿”等工作,进一步拓展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综合考虑违法建设治理的时序、生态功能重要性、各区修复任务等因素,确定拆违腾退用地生态修复的优先序。优先腾退、重点修复永久基本农田及其储备区、生态保护红线、重要河湖蓝线范围以及重要生态廊道节点区域的用地。

3.全面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与转型利用

强化废弃矿山、关停及生产矿山修复治理力度,到2025年全市未治理废弃矿山全部实现“销账归零”,生产矿山全部关停退出并全面实施生态修复。深度拓展与矿山环境修复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文旅农产业,统筹好矿区生态修复、工业遗存保护和区域转型发展的关系,实施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矿山转型升级新路径。

4.加强重要河道、湿地生态修复

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提升山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能力。统筹地表地下水系统修复,重点推进重要河道、湿地生态修复,持续实施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拒马河五条重要河道综合治理,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和自然岸线保护恢复,保障生态基流、推进水陆交错带的修复,因地(水)制宜开展河流连通性修复、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

5.森林生态修复

推进宜林荒山、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和未成林地的绿化建设,科学推进退化林和低质低效林修复,增加混合林、复层林比重,优化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6.推进农田生态修复

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积极推进耕地复耕复垦工作,优先修复被园地等其他功能占用的耕地、未利用地中其它草地、裸土地有复垦条件的用地,优先复垦为耕地,保障耕地规模。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强化农田生态屏障作用和生境支撑功能,充分发挥农田多元功能和多重价值。

7.推进浅山区生态修复

持续推进浅山区生态修复与生态保育工作,抓好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拆除腾退,同步实现还绿、复耕,持续扩大浅山区绿色生态空间。推进浅山区沟域综合治理,引导浅山区形成绿色可持续的精品生态旅游发展方式。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为契机,重点对生态林断带和宜林荒山进行森林营建,优化林地资源配置,实现林地总量适度增加,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第68条 加强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1.聚焦近期生态整治的重点地区,科学引导减量增绿

推动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实施,引导田林空间合理布局。将两道绿化隔离带及九条楔形绿带地区作为近期生态整治的重点引导地区,加强减量腾退引导,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中心城区减量腾退用地位于生态整治引导区的比例达到90%左右,平原地区减量腾退用地位于生态整治引导区的比例达到65%以上。

2.推动通风廊道实施,打通阻碍通风廊道的关键节点

明确二级通风廊道边界,在一二级通风廊道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级通风廊道,与一二级通风廊道共同构建城市通风网络。推动通风廊道的实施,控制通风廊道内建筑高度和密度,重点对高热岛地区进行疏解腾退,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3.加强公园、绿道建设,不断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

整合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植物园。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园游憩体系。在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增加公园绿地,重点加强社区公园和游园建设,丰富完善专类公园体系,逐步消除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盲区。整合利用零散用地、边角碎地、疏解腾退用地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在建成区外围,持续推进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乡村公园等景观绿地建设,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到2025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推进市、区、社区三级绿道和森林步道建设,完善休闲绿道网络,打造品牌绿道,突出生态、人文、休闲特色,引领首都绿道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建成绿道总长度达到1568公里。


     第四节 增强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协调匹配水平,推动城市空间效率持续提升

第69条 加快构建分圈层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精准服务首都超大城市空间发展需求

建设与首都超大城市空间结构协调、覆盖主要城市集中建设区的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完善分圈层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高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新城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第一圈层以地铁(含普线、快线等)为主导,优化提升既有地铁普线,增加地铁快线提高服务效率;第二圈层以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为主导,优先充分利用铁路资源,结合新建线路构建区域快线网络;第三圈层以城际铁路、铁路客运专线为主导,加强网络融合和枢纽衔接,推进四网融合。

第70条 加强轨道建设,支撑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统筹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序推动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提升改善既有轨道网络,建设地铁快线系统,发展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有序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到2025年轨道交通里程达到1600公里。推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提升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覆盖水平,完善线网结构,提升轨道线路接驳换乘设施配置与服务水平,提高出行效率,提质增效既有轨道交通;加密重大枢纽、重点功能区线网,推进建设CBD线、11号线西段等城市轨道线路,构建东北环线等市郊铁路线路。构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一快三普一市郊”的轨道服务,充分发挥既有轨道廊道作用,推进建设平谷线,优化提升市郊铁路副中心线、通密线服务水平。逐步搭建城市副中心内部轨道体系,建设M101等线路。重点构建平原新城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廊道,推进京唐城际铁路等在施线路的建设,有序推进R4线一期、19号线二期等工程,推动轨道交通S6线(新城联络线)项目。在新城内部有序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加强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等的有机衔接。统筹利用铁路资源,加强生态涵养区及跨界地区的区域快线服务,提升既有市郊怀密线、城市副中心线西段整体服务水平,探索门大线等线路旅游开发。

第71条 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耦合,推动职住联通、产业联动,要素联结

强化轨道交通与综合型枢纽、重点功能区的耦合,加强大型居住区和就业地的轨道直接联系,推动构建轨道沿线的职住梯度平衡,实现职住联通、产业联动,要素联结。有序推进7号线北延、12号线南延以及15号线西延工程,打通网络断点,提升轨道交通整体服务水平。逐步推动丽金线、11号线二期建设,加强金融街、丽泽金融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轨道交通服务。建设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实现“回天”地区与CBD功能区的快速直联。城市副中心修建M101线服务近期重点建设区,推进6号线南延线路规划,服务行政办公区东南配套区。

第72条 推进站城一体化和轨道微中心建设,强化轨道站点对城市功能提升以及要素的集聚作用

加强轨道与城市功能融合,结合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实施时序,同步开展控规、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编制,优先实施土地整理、供应以及城市更新工作,坚持增减挂钩、动态平衡,落实空间资源集聚成果,实现城市跟着轨道走的发展目标。强化部门联动,激发各方积极性,持续探索“轨道+土地”一体化新模式。以线路为载体,探索轨道交通建设成本分担机制优化、土地收益反哺轨道建设路径。推进站城一体化和轨道微中心建设。重点推动实施丰台站、朝阳站、城市副中心站等重点枢纽的站城一体化工作,有效提升北京北站、北京南站等既有枢纽的服务品质。以霍营(黄土店)、右安门等第一批71个轨道微中心为重点,探索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新模式,推进第二批轨道微中心划定实施,塑造活力共享、复合多元、高效集约、便利可达、空间宜人的城市特色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