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项专题 > 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

第三章 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 日期: 2022-02-17 15:47
  • 来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字号:
  • 分享:

空间结构是落实战略定位,牵引城市发展的纲领,具有重大的全局意义。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单中心集聚、“摊大饼”式蔓延趋势得以扭转。核心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出现下降,全市常住人口密度呈现“内降外升”的特征。按照“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格局安排功能性项目,主副结合、内外联动成效显现,城镇组团集约紧凑、绿色空间成片成廊的整体空间形态进一步完善。

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应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深入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持续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统筹有序疏解和梯次承接,推动主副结合、内外联动、南北均衡、山区与平原地区互补发展,从而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形成高效运行的整体发展格局。

     第一节 持续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区政务环境、文化魅力和人居环境品质

第33条 加强规模管控,做好疏解腾退空间统筹利用

严格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围绕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目标,有序推进第二批市属机关事业单位搬迁,逐步带动部分功能向城市副中心和新城疏解。疏解部分产业功能,研究制定疏解腾退清单和实施计划,全面完成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阶段性任务。疏解部分医疗功能,制定市属医疗机构疏解提升工作计划。推进交通枢纽及重点站区功能升级和环境治理。做好疏解腾退空间统筹利用。加强人口调控、建筑规模管控,降低“四个密度”。

第34条 优化空间布局,推进重点地区功能升级和整体提升

优化“两轴、一城、一环”城市空间结构。强化长安街中央政务、国家文化、国际交往功能,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进行空间管控和综合整治。推进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地区的整体提升,强化中央政务、国际交往、国事活动的服务保障。聚焦中轴线申遗,加强核心区遗产点文物腾退、保护修缮和考古工作,结合街区保护更新实施中轴线遗产区及紧邻地区的建筑风貌及公共空间综合整治。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加强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建设,完善公共空间体系,加强空间秩序管控,提升城市界面形象。引导二环路以外8个片区存量资源优化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发展效益与城市服务水平。

推动重点地区功能升级和整体提升。提升金融街地区环境品质与国际化、便利化水平,增强服务高端金融要素资源综合能力,加强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服务保障。推进王府井、西单传统商业区转型升级,加强交通治理和街道空间精细化设计,丰富商业体验,彰显街区活力。推进前门(含大栅栏)地区优化提升,深入挖掘并传承京味儿文化,强化文化体验式消费,推动商业转型发展。

第35条 深入推进精细化治理,推动一流人居环境建设

不断改善居住条件。结合街区保护更新,持续推进平房院落申请式改善,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模式,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积极推动简易楼腾退改造。

优化公共空间。提高公共绿色空间规模与品质,构建由公园绿地、小微绿地以及公共型附属绿地构成的公共绿色空间体系。提高开敞空间规模和服务能力。推动棋盘路网林荫化改造,塑造内环路特色文化空间,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行动,建立精细化治理长效机制。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教育设施补充完善,全面提升教育资源空间品质,增设居家养老服务床位,落实社会福利机构选址,推动复合型养老福利设施建设。补充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品质提升,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现状体育设施改造升级,完善生活性服务业网络,提升特色商业街文化内涵。

提升交通市政设施保障水平。结合健康街道、蓝网绿道,开辟健步悦骑空间,深入推进停车综合治理,推动轨道站点一体化改造,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安宁交通,打造世界领先智能配电网,推进电力箱体“三化”和“多杆合一”治理,推进合流制排水系统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老旧隐患管线整治,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区,推进智慧街区建设。


     第二节 推进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提升,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第36条 加强非首都功能疏解,将空间腾退与功能重组相衔接,推动功能优化提升

有序退出不符合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将疏解存量与严控增量相结合,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加强疏整促工作与人口调控、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紧密挂钩,更加注重工作实效,压实工作任务。

以优化提升统领疏解整治工作,实现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结合“留白增绿”、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等工作,全面释放提升效果,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第37条 发挥重点功能区的承载作用,保障和服务首都功能,增强综合竞争力

突出重点功能区的建设,保障和服务首都功能,带动中心城区功能整体优化提升。不断优化中关村科学城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城区各分园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推动北京商务中心区、奥体中心区等成熟商务功能区的优化提升,加强公共空间营造和绿化景观。推进丽泽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首都商务新区等功能区的发展,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承载空间。高标准规划建设第四使馆区,营造国际化配套环境,统筹带动周边地区城市功能提升完善,在东坝地区打造首都国际交往的新承载地。高水平推进南中轴地区规划建设工作,以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为核心,构建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做好战略留白,为首都功能优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预留优质的战略空间。

第38条 积极推动存量资源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探索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有效路径,加快推动存量空间、低效空间盘活利用,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织补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重点补充公共设施、改善环境秩序、消除安全隐患。推动社区“微更新”,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因地制宜补充文化体育、便民服务、停车等服务设施,通过空间美化、功能再造,打造温馨和谐、有归属感的社区空间新形态。

聚焦功能转型和产业升级,以国有低效存量产业用地更新和集体产业用地整治改造为重点,加快推动老旧厂房改造利用,为发展高精尖产业补充承载空间,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型服务消费载体。鼓励支持低效商务楼宇升级改造,围绕建筑结构优化、立面更新、智能化改造,推动楼宇品质提升,为新一轮高端要素聚集拓展承载空间。

加快推进轨道站点、交通枢纽周边地区城市更新,探索“微中心”实施路径,促进站城融合发展。充分发掘长期闲置用地、高架桥下空间等,试点建设一批融合休闲娱乐、公共社交、小品景观的共享空间,增强交通线两侧城市空间的联通性。加强“微空间”更新改造,灵活推动用地更新,提供广场绿地等小型开放空间,形成一批具有识别度和特色的地标节点,凸显现代城市与文化元素融合的景观特征。

第39条 持续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空间品质

结合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等途径,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着重提升公园绿地连续性和品质,打通断点、成线成网,因地制宜配置服务配套设施。以留白增绿为抓手增加小微绿地,从空间设计、功能环境、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提升小微绿地品质,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口袋公园”和社区“微公园”。持续扩大绿色开敞空间,提高生态服务质量,优化绿地结构。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绿地实施和养护机制。持续推动绿道系统建设,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市、区、社区三级绿道总长度由现状的449公里增加到520公里。推动构建水城共生的蓝网系统,提高滨水空间品质,到2025年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由现状327.5公里增加到350公里。


     第三节 聚焦主导功能谋发展,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第40条 围绕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旅游主导功能,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引导创新链、产业链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台马科技板块、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推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落地,建设国家ICT技术产业创新基地。提升发展都市型农业,着力打造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两区”建设契机,加快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和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建成运河商务区启动区,打造京津冀金融创新、高端商务发展高地。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一期,完善功能配套,延伸产业链条,积极谋划建设环球主题公园二三期工程,打造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辐射带动周边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古镇、设计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地区整体发展,构建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第41条 进一步推动非首都功能承接,强化与中心城区联动发展

继续加大对中心城区功能的承接力度,重点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科技创新等主导功能和高水平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积极引导全市优质资源的优先投放,持续提升城市副中心综合承载能力,形成能够主动吸引和集聚人才及功能的反磁力中心。通过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引导与行政资源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服务机构迁入,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中心。加快推动一批央企二三级企业、市属国企、民营企业及跨国企业总部等优质资源落地。完善功能疏解承接制度,深化与中心城区产业结对机制,实现中心城区培育孵化、城市副中心承接发展的产业功能链条。到2025年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

第42条 落实“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创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

推进大运河生态文明带建设,做好大运河沿岸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营造。推进六环创新发展轴建设,加快推动东六环入地改造,缝合城市,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推进城市绿心建设,建成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

加快实施行政办公区二期配套工程,与一期衔接好公共服务资源、生活配套设施配置,优化交通组织,推进6号线南延等道路、绿地、河道和其他配套设施相关工程同步建设,保障市级机关搬迁。大幅度改善城市品质,细化五河交汇生态岛及大型城市公园等运河周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进一步优化滨水岸线、慢行系统、桥梁、地铁站等城市设计,精心雕琢公共空间,营造良好的高端商务办公环境。推动新老城区有机融合,加快老城双修和“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形成国际领先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完善轨道交通建设,建成站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有序推动中心城区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合理布局。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举办国际化医院,支持医学院、高水平专科医院等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平台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聚焦交通拥堵、职住分离等“大城市病”治理,完善以组团、家园为单位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到2025年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初步构建。

第43条 构建大尺度绿色空间,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副中心模式,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深入推进全域绿化造林,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同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构建大尺度绿色空间,持续完善“一心、一环、两带、两区”绿色空间格局,加强特色公园、生态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建设,完善三级绿道体系建设。构建清新明亮、亲水宜人的水系环境,基本建成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实现全域水系联通。

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高水平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沿河、沿绿、沿路建设慢行系统,打造自行车友好型城市,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引导绿色出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支持节能减排相关改革创新政策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推进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

第44条 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

加快“两区”建设,探索高水平的贸易便利、投资便利等政策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探索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和重点领域国际职业资格认可试点,大力吸引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高层次、高技能、紧缺急需专业性人才,打造专业人才新高地。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力度,鼓励采用授权经营、基础设施项目配建经营性建设内容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土地管理利用制度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创新低效、闲置国有土地利用政策。


     第四节 加强两轴统领作用,推动功能优化和品质提升

第45条 积极推进传统中轴线申遗,加强中轴线延长线保护建设

积极推动传统中轴线申遗,开展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及紧邻地区综合整治,推动中轴线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建设,建设中轴线文化探访路。持续完善北中轴线延长线国际交往、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等功能;推动北中轴线延长线生态绿楔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南中轴延长线地区,有序推进南苑、和义地区国家功能区建设,建成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打造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推进自然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南中轴延长线沿线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的复原保护与展示利用,加快恢复南苑苑门、苑墙、奉宸苑等历史印记。推动南中轴地区战略留白用地的实地留白。

第46条 推进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功能布局优化与环境品质提升,强化国家行政、军事管理、文化、国际交往功能

加大长安街沿线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进行空间管控和综合整治,以长安街沿线为主形成政务功能相对集中布局地区。提升沿线智慧交通设施条件和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系统优化长安街沿线建筑形态轮廓、色彩材质、天际线、建筑风格、第五立面和夜景照明,塑造长安街国家礼仪形象。开展长安街沿线景观优化,提升长安街沿线平房区及重要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推动长安街沿线单位改造建筑前区空间,提升长安街两侧(除红墙段)绿地开放率,逐步形成连续开放的长安绿带。开展重要节点公共空间整体营造,完成东单体育中心及周边地区改造提升。


     第五节 强化多点支撑,提升新城综合承接能力

第47条 积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产业转移,着力打造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

平原新城是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以“两区”“三平台”建设为契机,以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点地区各分园、两大机场临空经济区、两个高教园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加强对中心城区疏解功能的承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深层次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升级,加强高端服务业的进一步集聚,积极承接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重要平台等适宜的功能和产业,布局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形成各具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打造首都发展新增长极。加强存量空间资源整合力度,创新高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用途管控机制,加强产业准入管理,提高优势产业发展水平,高端培育增量。

第48条 全面提升新城综合服务能力和宜居水平,增强新城吸引力

全面提升平原新城宜居水平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缩小与中心城区在综合服务水平上的差距。有序引导中心城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平原新城精准转移,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强新城之间的交通连接,扎实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充分利用疏解腾退后的空间资源,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营造高品位的城市文化氛围,提供优于中心城区的便捷舒适宜居生活条件,全面增强新城的吸引力,厚植发展软实力。

第49条 坚持生态立城,推动留白增绿和大尺度绿化建设

推进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结合现状低效集体建设用地整治腾退和拆违工作,持续提高符合规划条件的“留白增绿”地块转化率,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大力推进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和楔形绿色廊道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城镇组团间的成片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市绿色空间结构,有效控制中心城区向外蔓延,防止新城间连片发展。积极推进万亩森林公园建设。


     第六节 坚决守护好生态涵养区绿水青山,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第50条 持续巩固首都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落实《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在既有生态建设基础上,聚焦生态薄弱区域的精准化生态建设,以“三库一渠”为重点,以保水保土保生态为目标,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重点开展现状采矿用地生态修复和土地整治,加快实施泥石流多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巩固山区生态安全。加强水库上游600平方公里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妥善提出水源保护区内现状建设的近远期治理办法,确保首都饮用水安全。推进新一轮平原造林、浅山区台地造林、封山育林、公益林管护等工程,结合原有林地绿地,按照集中连片、填平补齐、连接碎片化资源的要求,实施高质量造林绿化,进一步提高林地绿地的生态承载力,持续增加森林面积,丰富林分结构,到2025年力争生态涵养区五区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第51条 发挥生态价值内在优势,更好地服务首都功能,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保持定力,走好绿色发展之路。适度承接与绿色生态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会议会展、文化服务、健康养老等部分功能,系统推进“一城两带多园”建设,形成文化底蕴深厚、山水风貌协调、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持续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营造生态环境良好、充满文化魅力、宜居宜业的国际人才社区。充分发挥绿色大事件带动作用,打破对低效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依赖,优化生态涵养区各区中关村分园空间布局,聚焦优势,突出特色,结合资源禀赋精选细分产业,引导由传统制造环节向创新研发、科技服务、智能制造等高端环节转型,实现精品化、高质量发展。以筹办举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统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全面促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 

第52条 以新城为核心统筹好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以城带乡作用,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基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带动本地城镇化、反哺山区民生服务的多重任务,聚焦新城建设,适度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提高新城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乡镇中心区在服务乡村、带动本地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引导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加强点状供地政策闭环管理,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服务、生态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相互促进,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性乡村。


     第七节 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主副结合、内外联动、南北均衡、山区与平原地区互补发展

第53条 加强主副结合、内外联动发展,构建分工协作的紧密关系

按照“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紧密围绕空间圈层功能定位与核心任务,以主体功能强化持续推动空间结构优化。增强疏解与承接的统筹力度,增强政策投放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有效发挥市场调节空间资源的有利优势,形成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和外围新城梯次承接且分工协作的紧密空间联动关系。

加强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的精细化引导,加强疏解功能与城市副中心以及外围新城等承接地在发展定位、空间资源的衔接协调,突出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疏解功能与承接地的融合发展。强化城市副中心与周边新城的联动发展,建设快速公交走廊,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第54条 实施新一轮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南部地区发展能级

1.引导重大项目向城南布局,推动高精尖产业向南部地区进一步集聚

利用“两区”“三平台”建设的重大契机,完善优化“三城一区”联动发展机制,强化功能引领和重点功能区建设,发挥重大功能性项目带动作用。集中力量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南中轴生态文化发展轴、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南段)、丽泽金融商务区、良乡大学城等区域规划建设。积极推动南苑—大红门重点片区更新改造,在南中轴、大红门地区落地一批重要项目。发挥重大功能性项目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产业集群能级跃升。

2.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着力提升南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教育、医疗资源市级统筹,建设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北大附小丰台分校等一批优质学校以及北京口腔医院新院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等一批优质医院,建设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大兴区文博综合馆等一批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轨道交通骨架和跨区域交通体系,加快丽泽商务区站、右安门站等轨道微中心建设,打通京良路等区域性通道。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城市公园建设,扩大绿色空间,力争南部各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3.加强南部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联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强南北合作,推动南部地区与三大科学城深度对接,深化中关村南城各分园与其他分园合作,主动承接溢出资源,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共同形成功能完善、协调互补的双枢纽发展格局。加强城南各区之间的合作,促进交界地区共治共建共管,协调解决跨区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共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南部地区面向津冀的协同联动。加强与保定涿州、廊坊固安等环京地区合作,强化交通联系,促进区域职住协同。加强产业分工协作,联合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展永定河、拒马河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打造环京绿色生态带。

第55条 加强山区和平原的互补发展,深化完善生态涵养区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依托重大活动举办和重点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涵养区内邻近地区以及与相邻平原地区的功能整合。以怀柔科学城建设为带动,实现怀密联动,树立绿色创新发展新范式。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的重大契机,以赛后利用为抓手,推动延庆区、门头沟区与石景山区在文化旅游、高精尖产业等方面的融合发展。

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的原则,继续做好并完善平原区与山区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安排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创新多元化的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推动平原区符合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的优质资源要素向山区流动,引导绿色产业项目落地和山区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结合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以及浅山区保护修复、密云水库上游地区保护等系统性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涵养区跨区域生态保育与生态修复建设,整合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加强功能协同、提升综合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