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北京2035|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擦亮古都金名片

  • 日期:2017-10-24
  • 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字号:
  • 分享:

导 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加强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四个空间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了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并将“旧城保护”调整为“老城保护”。如何理解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要点,本期,规划国土小编给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

北京是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也是不断展现国家发展新面貌的现代化城市,更是东西方文明相遇和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根基,要精心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

 

【要点1】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四个层次:加强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四个空间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两大重点区域: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两大重点区域的整体保护。

三条文化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

九个方面:加强世界遗产和文物、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地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山水格局和城址遗存、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九个方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

 

市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结构规划示意图

专家点评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院长):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次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篇幅最大、着墨最多,做了一个非常宏阔的规划。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的保护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也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这次规划视野更宽,从北京的老城、中心城区、扩大到16410平方公里的市域,再放眼到京津冀这样一个格局,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确立了更大范围可以落实的重要支点。保护的要素也很丰富,让我们感受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是立体的、鲜活的,我们身边就有文化遗产、有历史文化名城要素的存在,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人们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要点2】老城整体保护十重点,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

 

 

1 保护传统中轴线

2 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

3 整体保护明清皇城

4 保护和恢复重要历史水系

形成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敞空间。

5 保护老城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保护传统地名

保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让街巷胡同成为有绿荫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味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6 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

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的比重由现状22%提高到26%左右。

将13片具有突出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重点地段作为文化精华区,挖掘有文化底蕴、有活力的历史场所,重新唤起对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

7 分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保持老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8 保护重要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

9 保护老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

10 保护古树名木及大树

 

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示意图

专家点评

吴唯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我觉得这个“老”字改得好。对于城市来说,发展是一个文化的积累,是一个世世代代文化的传承,如果用“旧”这个字来表达,确实不是太恰当。在中文的语境里面来看,老是好的、老当益壮,越老越香醇,就是许多地方可以品味,可以体会历史的沧桑和韵味。因此,一字之差,体现了本次总规把老城进行保护、让老城新生作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重点。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院长):

我特别注意到这次总体规划中强调不拆了,加强胡同四合院的保护。1000余处这样的胡同、街巷要保护,强调微循环的有机更新的、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而是提升人们居住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居住在四合院里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些是保护四合院根本的途径。

王世仁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

恢复河湖水系是好事情,但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北京是非常缺水的。要选择重点地段恢复河湖水系,已经有的河湖水系要清瘀、畅通,不一定把全部水系都通了。

老城要复兴,历史文化要复兴,有些街区要恢复,就要有高手做规划设计。目前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既懂规划设计、又懂文物保护的历史文化人才。

 

【要点3】加强三山五园地区保护

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

 

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加大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进一步挖掘应纳入保护对象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风貌和重要历史文化节点,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恢复山水田园的自然历史风貌。保护西山山脉生态环境,恢复大尺度绿色空间。逐步恢复历史水系,加强生态廊道连通,结合南水北调调蓄池营造优美环境。

开展综合整治和功能提升。保护三山五园地区山水格局与传统风貌,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筑高度,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要点4】建设三条文化带

大运河文化带:以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为保护重点,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为保护主线,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强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全面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

 

长城文化带:有计划推进重点长城段落维护修缮,加强未开放长城的管理。对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城乡建设实施严格监管。以优化生态环境、展示长城文化为重点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展现长城作为拱卫都城重要军事防御系统的历史文化及景观价值。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依托三山五园地区、八大处地区、永定河沿岸、大房山地区等历史文化资源密集地区,加强琉璃河等大遗址保护,修复永定河生态功能,恢复重要文化景观,整理商道、香道、铁路等历史古道,形成文化线路。

 

 

【要点5】塑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风貌

 

市域风貌分区示意图

建立特色风貌分区,更好地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加强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城市第五立面与城市色彩管控。

塑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要把控基调,体现多样性,避免贪大、媚洋、求怪。

 

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和保护提升,使北京拥有富有文化魅力的历史建筑、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建筑、舒适整洁的街道、清新怡人的绿色开放空间和美观清澈的河流,建设令人愉悦的美丽城市。

 

专家点评

崔愷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次城市总体规划当中提出一系列城市公共空间、道路、社区环境的整治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的体验、舒适度以及综合评价,这些都来自于人在这个城市当中的体验。举例来讲,就是希望让街道成为老百姓可以享受生活的地方,很多生活性街道、商业性街道,大家可以在街边坐下来感受生活。北京的城市建设在人性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是值得我们今后逐渐去完善的。

 

【要点6】提升文化软实力

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建设国际一流的高品质文化设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首都文明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涵盖各区、辐射京津冀、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中心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北京向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目标迈进。

 

专家点评

王世仁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

将北京定位为文化中心,我的体会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历史遗迹最丰富。在中国七大古都里,北京的历史遗迹数量最多、类型最全、文化含量最高。二是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团体。不只是大学文化团体,研究机构、文艺团体也都是最好的。三是北京现有的公共文化质量最多、最好、人均最高。各种大小博物馆加起来大概有100多个,这是全国唯一的。还有不少街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等。四是文化创新项目最多。主要表现在品质高、科技文化的含量高且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