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海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淀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分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全面提升法治思维,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拓展法治政府建设维度,制定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海淀分局关于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程序》和《海淀分局涉嫌自然资源犯罪案件移送工作方案》等文件,落实完成分局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整改工作。
通过以案释法讲座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为全体干部职工发放《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乡规划法》《行政处罚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单行本,进一步强化基层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对《北京市禁止违法建设若干规定》《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信访工作条例》等进行培训。
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相关部门参加行政诉讼案件的庭审活动,通过行政案件应诉,使大家对行政诉讼程序以及行政应诉工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水平,增强分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全年分局共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130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提供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法律依据,依法做好答辩应诉工作。分局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落实出庭应诉制度,全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5次,其中主要领导出庭2次、主管领导出庭3次。
(二)做好法治宣传培训,强化法治意识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全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31次、列入“第一议题”学习理论文章56篇,组织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8次。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敬畏法律的意识,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到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增强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二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列入全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会前学法环节,主要领导亲自领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邀请中央党校副教授李少文结合二十大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采取组织线上线下培训、观看视频、组织答题等方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培训。
三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宪法日等宣传契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分局大厅和不动产大厅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持续、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三)强化底线思维,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一是土地资源保护态度坚决。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规则,实现 1.1 万亩耕地保有量的目标管理任务,选取苏家坨苏三四村地块作为全市首例水田整治项目,完成后将解决重点项目占用水田占补平衡问题,对全市垦造水田具有示范指导作用。积极开展年度批而未供处置工作,合理安排消化时序和消化量,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一,苏家坨中心医院项目被选为2021年全市批而未供处置典型案例。
二是规自领域执法真严真管。建立完善规自领域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一本账”,目前已整改项目519个,整改到位率77.23%,累计腾土面积2636.73亩,占比77.59%,累计拆违面积42.97万平方米,占比60.28%。加快“基本无违建”创建工作,超额完成年度拆违腾地任务,在全市2022年创建区中排名第一。公共公益项目持续深化,纳入整治项目共计354宗,目前基本处置到位项目311宗,完成率88%。确定苏家坨镇为试点镇,有序开展我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宅类房屋信息补充摸排。圆满完成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巡视巡察发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问题等重点专项。
(四)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抢发区方舱医院改造项目应急临时工程、区医学观察中心临时用房规划手续,可提供近4000张床位,有效助力疫情防控。核发亮甲店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幼儿园、玉渊潭中学改扩建、人大附中二分校改扩建等十余个教育项目;温泉水厂工程、上庄家园东路、南沙河南街管线工程、海淀区两园之间村庄棚改安置房三期项目道路工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区建设工程外电源工程、大寨渠生态治理工程等市政项目规划手续,全力配合区人大一号议案办理进程,加快各类民生保障项目审批手续,增进民生福祉。
二是历史遗留不动产持续发力。打通 7 个项目共 12981套办证通道,完成率 118%,解决总量全市第四,任务完成率城六区第二。目前实际发证10170 套,涉及近20个小区及房改房项目,另有 7 个项目 5039 套已形成可行的办证方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提升。
三是接诉即办为民成色更足。截至目前承办工单超过2万件,克服件多量大困难,7月开始引入第三方辅助团队,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坚持AB岗联动与科长答复,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难题。
四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委派专人负责统筹协调解决排查调处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相关科室结合各自业务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制定化解方案和稳控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努力把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深入贯彻落实新版《信访工作条例》,畅通信访工作渠道,依法规范信访事项网上受理与网下办理,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
(五)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力保经济大盘稳定
一是供地任务全力推进。2022年海淀区完成供地面积165.48公顷。其中,居住用地供应96.5公顷,年度任务指标52公顷,完成率185.58%;产业用地供应25.92公顷,年度任务指标54公顷,完成率4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公用设施用地供应23.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供应50.64公顷。商服用地供应7.43公顷,商品居住供应13.44公顷。全年经营性用地项目成交价款225.31亿元,其中土地开发补偿费179.67亿元,政府收益45.64亿元。
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构建跨部门改革推进机制,率先完成优化门楼牌办理流程、进一步推广建筑师负责制、“用地”清单制改革、深化竣工验收“多测合一”及全市首例低风险工程“验登合一”试点任务。全市率先实现个人不动产继承公证和转移登记合并办理,率先完成全程网办公证继承业务。完善《临时用地办理流程(2.0版)》《施工暂设实施细则(3.0版)》,已办理完成中心城区首例轨道交通在建项目新增临时用地批复。
全年核发各类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手续约402件,较去年同比增加5.51%,其中房建类手续90件,同比减少10.89%,建筑规模267.7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3.1%;市政类手续221件,同比增加12.18%,线性规模约9.84万延米,同比增加0.72%,建筑规模约7.37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1.49倍。1-10月,不动产受理各类登记业务87903件,较去年同期99477件下降11.6%。
三是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主会场项目获批多规初审及集体占地批复,设计方案获市委市政府批准。核发东升科技园二期L25地块、学院路科技园东升园(G、H、I地块)、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园、中坤广场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科研产业项目规划手续,目前均已开工,有效拉动全区固投。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2年,规自委海淀分局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运用法治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部分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有待加强,在处理各类疑难问题或是历史遗留问题时,法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综合运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分局主要领导围绕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落实,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对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有计划、有步骤的部署和督查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工作,研究解决分局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问题。
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学法用法,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分局一把手对“一本账”工作进行全区培训,提高依法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水平。分局领导班子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会前学法学习,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学法效果和质量,积极推进分局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力量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推动党建与业务在工作载体、目标成效、队伍建设上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二是自然资源管理不断深入。坚守1.1万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强化用途管制和底线约束,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以规自领域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项目“一本账”为抓手,持续深化规自领域专项整治,以精准治理促进整改任务清仓见底,坚决遏制基层涉地乱象和涉地腐败。
三是提升行政复议诉讼工作水平。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做好法治培训,督促各部门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增强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能。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分局
2023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