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市级工作动态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宣贯会召开

  • 日期:2023-03-17 15:46
  • 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字号:
  • 分享:

3月9日,市地勘院召开《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宣贯会,推动《规划》落地实施,构建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为韧性城市建设贡献地勘力量。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总工程师丁晓,市地勘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连刚,副院长刘少敏出席。


丁晓对我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在下一步《规划》具体实施中,我院继续发挥优良传统、技术优势,为国家和北京市重要工程、重要战略提供技术服务。


丁晓就贯彻落实《规划》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聚焦关键重点,继续做好“点”“线”“面”结合的综合防范,探索实行“隐患点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三是注重预防,加快推进“人防+技防”体系建设;四是提升对自然灾害风险具体区域和等级分析能力,进一步加强发挥风险防控指导性、针对性作用;五是提前谋划,研究地表上升区对重点城市功能区、重大建设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对策;六是加强技术成果应用、理论研究工作,为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监测预警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刘连刚指出,《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地灾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方向和任务,为下一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他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结合《规划》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持续提高突发地质灾害技防水平,做好服务支撑;密切关注地面沉降灾情变化,及时调整监测研究重点;狠抓成果整合与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会上,《规划》编制单位市灾防所副所长南赟、市地环所副队长崔文君,分别就《规划》中突发性地质灾害专题、缓变性地质灾害专题进行了分析解读,介绍了《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总结了《规划》编制呈现的“继承、创新、融合”等三个特点,阐述了《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具体分解的任务清单等。


近日,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牵头组织、我院具体编制完成的《规划》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抓好6项具体任务:强化调查评价体系,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巩固综合治理体系,增强源头管控能力;加强应急防治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优化人才队伍体系,提升基层防灾能力。促进专业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的深度融合,推进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发展,以地质科技助力保障首都地质环境安全的需要,提高城市韧性。


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院综合处副处长孙小华主持。委地勘处处长关爱军、副处长夏仁林,院机关业务部门相关人员、院属各单位主管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近200人参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