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国务院及北京市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电视电话会议,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区全面开展密云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历经三年的努力,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技术要求,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顺利通过市级和自然资源部多轮次核查和史无前例的五次国家级督察,我区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任务,调查成果在市级核查成果综合评价中在全市名列前茅,并被市三调办推荐作为出席国务院三调办和自然资源部的先进集体,通过了逐级审批和公示,中国自然资源报在2022年12月30日第5版中对我区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2023年1月16日,我分局被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自然资源部评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先进集体。回顾三年的工作历程,我们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以“三调精神”为旗帜,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努力在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再立新功,助推我区经济和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打好坚实基础
密云分局高度重视三调工作,把三调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落实,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形成了层层传导压力,人人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国家三调办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标准,细化工作目标和要求,并逐级压实生产质量责任。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规则和方案,从初始调查到时点更新,各部门各司其职,严格遵守工作制度把握工作标准,确保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符合技术标准和要求,通过 “四抓”即:抓小抓严抓实抓细,坚决筑牢三调工作质量的铜墙铁壁。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力量支撑
密云区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全区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中部是华北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自然地理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环境导致国土调查工作的整体难度较大。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调得到全区各部门的积极响应,通过收集百万亩造林、河道治理、道路红线、不动产确权、基本农田、减量、用地审批、城镇村细化等数据,克服天气、地理环境、疫情等各方面客观困难,历时三年完成我区调查面积内10万余个图斑的调查举证和地类认定,实地拍摄举证照片近80万张。
三调期间,除了疫情原因,每一场雨雪也会对山区的外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场大雪库北封山,几场雪后山区积雪来年五月份依然未完全融化,外业只能依靠工作人员顶着寒风中蹚着雪爬山过沟,历经几个小时才能艰难到达图斑位置。通常,外业人员早上天不亮,带着水壶和面包出发,为了保证调查取证设备的灵敏度,顾不上冻僵的双手和高原红的脸,把举证机器捂在怀里,早上进山携带的保温壶,下午已经完全结冰,面包也硬得像石头一样,头发和眉毛上全是厚厚的冰碴;夏天的外业也有很多意外,工作人员会遇到野猪、马蜂、蛇、狍子等等,所以,工作人员练就了矫健的身手,爬树、三级跳、攀岩等等各个身怀绝技;为了贯彻防疫要求保障三调工作进度,所有参与三调工作的人员,三年没有出过京,很多老家在外地的人员,每年的春节只能通过视频给亲人拜年;内业和核查人员在无数个熬通宵加班的夜晚全情投入,错过了孩子的出生、错过了节日的团聚……这一幕幕只是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三年的时间,从初始调查到时点更新以及历次督察核查,所有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这份艰辛让我们更加重视每个图斑的调查结果,也更加坚定了把真实性作为调查生命线的决心。
严格质量把关,精准施策精益求精
密云分局严守三调成果真实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按照标准来调查、一切按规矩来调查,不折不扣地按照真实反映现状”、“宁要数据的真实性,不要虚假的前后一致性”等原则。区三调领导小组包含了相关委办局、各镇街,在培训、调查、成果自查和地类确认等环节中,各成员单位均全程深度参与,多维度多角度审视调查成果,实现了区级100%自查。各镇(街)积极配合三调外业调查,并提供辖区内详尽的土地利用情况,在初始调查、统一时点更新成果和最终成果上报国家前进行了全面的核查和确认;同时为进一步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密云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通过聘请第三方公司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核查验收,对成果质量上了“双保险”。
三调期间,经历4次国家级督察,均顺利通过,多轮次市级核查和区级自查结果显示密云区三调各工作环节中均无任何人为干扰和主观作假问题,密云区的调查成果顺利通过层层审核和验收,禁得住考验,充分展现了“三调人”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坚定的原则性,全区成果在市级核查成果综合评价中名列前茅。随着2021年12月15日,密云区三调成果的正式发布,历时三年的国土调查工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三调数据成果将作为未来十年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