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朝阳工作动态

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探索引入律师参与非公证继承登记新模式实现首例非公证继承登记全程网办

  • 日期: 2023-08-11 16:36
  • 来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字号:
  • 分享: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群众办理非公证继承业务的办事体验感,积极响应群众对非公证继承业务的呼声,使非公证继承的惠民政策更加便捷、高效,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先行先试,坚持问题导向、以人为本,立足百姓实际,积极探索“互联网+法律意见书+非公证继承”全程网办服务应用场景,并于8月7日完成全市首例非公证继承全程网办业务审核,打通非公证继承全程网办办理路径。


      (一)专业服务,积极探索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非公证继承业务路径

自非公证继承取消第二顺位继承人参加查验以来,业务量激增。2023年截至目前,我区非公证继承业务已受理360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业务量增长了15倍。较大的业务量对业务办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非公证继承业务对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要求。非公证继承业务存在申请材料繁多、法律关系复杂、业务环节较多等特点,比如对办理业务需要适用《继承法》还是《民法典》、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适用,以及承诺制适用的范围、条件等规定均需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引入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非公证继承查验,并由律所出具确定不动产最终继承人的《法律意见书》,不仅提升了法律关系梳理、材料审核的专业度,为继承业务中出现的法律、法规适用等疑难问题提供专业建议,也在法律顾问与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中,降低了非公证继承登记风险,提高了非公证继承业务登记效率。


(二)便民利民,打通非公证继承全程网办路径

受非公证继承业务特点的限制,群众一般需要线下与窗口业务人员详细沟通继承业务中出现的法律关系,并根据程序要求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至窗口审核,导致群众不能享受“全程网办”政策带来的便利。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探索创新业务流程,使群众有机会直接与专业法律顾问沟通,由法律顾问详细讲解继承法律关系、初步材料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经工作人员线上审核相关材料,打通非公证继承全程网办路径。


8月7日,段女士经过非公证继承查验后,由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并指导段女士将其《法律意见书》等相关材料上传至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线上业务办理专栏,经由工作人员线上审核后当天公示。按照流程,公示期15个工作日满无异议的,工作人员在登记簿进行登记,申请人可以在“北京通”APP、“北京市不动产掌上登记中心”APP等途径领取不动产权电子证照,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领取新产权证。


推广非公证继承全程网办将极大提升继承转移登记网办率,办事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获得舒适、安心的办事体验,切实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路,最大程度节约时间成本。


(三)以人为本,以创新驱动业务办理效率

据统计,朝阳区近年来继承登记业务量年均4000余件。以往通过公证继承,公证费对于大部分群众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自2022年3月10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关于修改印发<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等2个文件的通知》,取消第二顺位继承参与查验,非公证继承业务所需申请材料与办理继承权公证书相差无几,且除收取登记费外无其他费用,办事群众陆续转至非公证继承。为了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及幸福感,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登记便民举措,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简化了办事群众咨询和提交审核材料的繁琐流程,也消解了群众因不熟悉继承流程而多方跑腿的隐忧,让办事群众省心省力省时,逐步实现非公证继承登记便捷高效。


下一步,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学与做相结合、破与立相统一,持续巩固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领域各项改革成果,聚焦非公证继承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扎实做好继承转移登记工作,在工作人员与法律顾问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协同共进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全程网办”业务覆盖面,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